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发动机 >

潍柴:永不停歇的“中国发动机”

  2016年,潍柴集团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25%;利税总额同比增长73%。统计显示,自1998年以来,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4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利润总额5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4%。

  2017年实现首季开门红,1月汇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利润增长365%,发动机销量增长140%;继1月份发动机产销超过4万台、2月份产销超过5万台,潍柴3月份突破6万台大关,再创纪录。

潍柴发动机生产线潍柴发动机生产线

  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潍柴是如何取得如此成绩的?

  “潍柴人始终以建设世界制造强国为己任。作为行业的领军者,我们将始终肩负起实业兴国、科技强国的使命,勇挑重担,努力引领和推动产业迈向世界巅峰。”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说。

  改革转型涅槃重生

  走进潍柴的一号工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车间一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月度目标、当日工作量及进度。原来,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重卡市场回暖,潍柴发动机供不应求,潍柴物流园里等待装货的卡车排起了长队,有的客户甚至要在潍坊等上三四天才能装货。为保证客户订单及时交付,潍柴专门开展了“大干百天”活动,争取在4月底,完成产销18万台,为实现全年50万台的目标打下基础。

  很难想象,这家产销如此红火的企业,在20年前一度濒临破产。作为一家成立于1946年的老企业,潍柴曾在1998年遭遇困境。谭旭光临危受命,一上任便提出了潍柴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约法三章”,拉开了潍柴集团改革爬坡的序幕。他带领新班子彻底改革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实施产权改革,打破单一国有资本构成格局,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从200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到如今成为千亿级企业,潍柴结结实实地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潍柴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当年较为彻底的改革密不可分。”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勇回忆说,当年,潍柴的领导干部从700余人减少到240人,员工数量从1.4万人减少到8000余人,内部机构也大幅精简。正是得益于这种坚定不移的改革,潍柴才能轻装上阵,涅槃重生。

  对于潍柴来说,改革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2004年,潍柴动力成功在香港上市,引进的海外股东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活力;引入当时国内装载机行业最大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使发动机有了稳定的客户;联手国内著名的专业投资公司参股,为以后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智力支持;2005年之后,先后战略重组、吸收合并湘火炬汽车集团,实现了潍柴动力国内A股再上市,开启了从单一发动机企业向黄金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战略转型……

  从一家只生产发动机的企业,到构建起汽车业务、工程机械、动力系统、豪华游艇、金融服务五大业务均衡健康、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潍柴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目前,潍柴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居第171位,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中排名第2位,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

  科技引领迸发活力

  2005年3月13日,由潍柴研发的、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12升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蓝擎”问世,使中国内燃机制造业进入世界先进发动机俱乐部。

  创新,一直是激发潍柴前进的动因。作为我国工业装备制造业的领军者,潍柴也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多年来,潍柴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最具成本竞争力、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品质竞争力的高价值产品。

  2015年3月,潍柴在行业内率先建立“智慧动力平台”,得益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以PDM(产品数据管理)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支撑,潍柴先后开发了后市场服务系统、全球呼叫中心系统、车联网系统等智能型服务产品;7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潍柴WP13发动机发布仪式潍柴WP13发动机发布仪式

  2016年,潍柴稳步推动“蓝擎”发动机产品升级换代,WP12/WP13发动机全年销售10.6万台;推出的锐动力小排量发动机产品,迅速切入轻卡、农机市场,其优越的品质引领着国内高端小排量柴油机的升级换代,2016年销量近10万台。面对各个重卡企业自产发动机配套比例增长的情况,潍柴也是坚持走高端路线,2016年,潍柴H平台首款产品上市发布,树立起高速重型发动机寿命的高标准。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潍柴人深深认识到,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技术引领者,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掌握主动权。近10年来,潍柴累计投入150多亿元进行产品研发,每年研发占比超过5%,催动了产品不断突破升级,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品立即赢得市场。

  据潍柴动力技术总监、发动机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志坚介绍,2016年,中国第一家企业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潍柴揭牌。该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5.3亿元,科研设备3.7亿元,先后通过国家C-NAS认可和德国TUV认可,产品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内同行业功能最全、能力最强的实验室。

潍柴专利墙及发动机产品潍柴专利墙及发动机产品

  目前,潍柴在全球拥有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在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个研发机构。强大的研发团队为潍柴雄厚的研发实力奠定了基础,并使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形成了近30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专利。一系列科技成果展现了潍柴的创新能力,让潍柴一直成功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潍柴要始终以科技引领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研发投入,聚集高端人才,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为我所用,建设行业顶级的研发能力。”谭旭光说。

  建设国际“朋友圈”

  2009年1月,法国博杜安公司被潍柴并购,成为潍柴国际化布局的一部分。博杜安原是发动机老牌企业,在潍柴集团并购之前已经20多年没有开发过新产品了。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2016年不仅实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盈利,全新设计的高速船用发动机还第一次进入美国市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潍柴人审时度势,对全球优质的产业与技术资源进行投资整合,在与博杜安、法拉帝、凯傲集团、林德液压、德马泰克等国际领先企业的战略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2016年,潍柴集团海外项目全部实现盈利。

  “这些欧洲企业都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林德液压落地后,将彻底改变我国高端液压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同时,这些成长型业务也有利于潍柴从依靠投资拉动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说。

潍柴与海外客户代表会谈潍柴与海外客户代表会谈

  这几年,潍柴集团的海外投资超过300亿元,拥有2万多名海外员工,分布在欧洲、非洲、俄罗斯、中东、南亚等地。为了让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发展,潍柴集团提出了“开放包容、存异求同”的合作理念。因为,在潍柴人看来,文化融合不是一种文化兼并另一种文化,而是共同提炼出适应集团全球化发展的新文化。

  近几年,潍柴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深耕国际市场,以开放包容的理念,与“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并购、重组、合资、合作,共同发展。在印度实施绿地建厂、本土制造,在缅甸、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等国家推进技术输出、产能合作,潍柴用中国动力构建起携手创富的国际“朋友圈”。

  潍柴集团执行CEO张泉告诉记者,2016年,潍柴在“一带一路”上的海外项目营收已达600多亿元,占整个集团四成以上,“这说明潍柴的国际合作是成功的”。

  “在今后的国际化发展中,潍柴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输出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谭旭光说。

潍柴海外工厂人员合影潍柴海外工厂人员合影

  经过70年风雨,今天的潍柴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许下了“迈向高端、跨越百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誓言。未来,潍柴将全面提速迈向高端战略,深化战略协同,全力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新突破。

  到2020年,营业收入实现2000亿元,净利润1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这是潍柴人的下一个目标。

来源:潍柴资讯 作者:吴一
文章关键词: 潍柴 WP发动机 发动机销量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车型更多
潍柴,品牌首页>>
相关文章
潍柴相关产品更多
热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