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在中国“防非”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之时,安徽江淮汽车公司在合肥隆重推出新成果:江淮汽车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重卡合作项目正式启动,格尔发高档重型卡车横空出世,全面投放市场。
这是江淮汽车公司与韩国现代公司的第三次技术合作,标志着江淮公司正在向综合型企业的方向迈进。江淮汽车公司从生产汽车底盘起家,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先后成功地建立了轻卡、商务车和客车的生产基地,整车产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近3000辆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辆。如今,该公司不仅在底盘生产上,而且在卡车、商务车、客车上都形成产品和价格系列化的格局,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匹“黑马”。
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江淮公司与国外跨国公司实现第三次合作,这在我国汽车企业中是十分少见的。江淮与现代第一次技术合作是1998年的客车项目,第二次双方于2001年进一步合作瑞风商务车项目,两次合作都取得成功。现代客车1998年问世后,在市场一路攀高,仅一年多的时间,产销量就达到3000辆。瑞风商务车项目的启动只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全部建成投产,去年的销量达到4000多辆,今年1至4月份,其销量达到3000多辆,全年计划生产20000辆。江淮神奇的发展速度,让韩国人吃惊不小,从而有了双方的第三次战略联盟,联手打造高档重型车项目。
发展重卡项目水到渠成
近几年来,安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总产量超过20万辆,规模仅次于一汽、东风、上汽和江苏汽车工业,位居全国第五位。江淮作为安徽汽车工业的龙头企业,其轻型车底盘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轻卡的产量位居全国前三位。
江淮拥有全国一流的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科技“联姻”,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完全具备重型车的开发和生产能力。安徽有重型车生产方面的资源和实力,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安徽就着手重型车的发展,产量一度紧追济南,是国内重型卡车的生产大省,其产销量曾位居全国第二位。但由于长期以来,安徽重型车的产品结构没有得到很好地调整,产品的档次和水平较低,因而在国内市场中逐渐淡去。近几年来,安徽的重型车在市场失宠后,改装车发展却势头迅猛,其产量占据国内的半壁江山。因此,国内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安徽发展重型车有着优越的条件。一是资源丰富,基础较牢。二是江淮汽车公司有成熟的卡车制造技术,只要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发展重卡项目是水到渠成。
重卡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重型卡车产品主要是从中型卡车脱胎而出的中重卡,占市场份额70%以上,吨位一般在8至10吨;其次是准重卡,吨位一般在10吨至15吨之间,占据20%多的市场份额,而15吨以上的重型卡车的市场份额在10%以下。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我国的公路货运将走向超重型、高档化,15吨以上的重型卡车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高端重卡以及高端重卡的半挂牵引车、箱式车和水泥搅拌车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大,目前这些产品都被国外知名品牌所垄断。江淮公司此次开发的格尔发重卡秉承国际一流的商用车平台,充分发挥韩国现代的汽车制造工艺,坚持欧洲风格的坚韧性和东方风格的柔和性,达到动力性和经济性和谐统一。据了解,韩国现代重卡是该公司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的项目,产品成熟,技术先进,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
最近,江淮公司在合肥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JAC格尔发重卡项目的发展情况。据介绍,格尔发重卡将遵循高品质、大吨位、大马力、环保和安全舒适的发展方向,引领中国重卡的新潮流。在项目建设上投资3亿元,形成年产20000辆的能力,使重卡成为江淮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