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的汽车漆和修补用的汽车漆属同类产品,通常称为汽车涂料。汽车涂料的品种繁多,包括底漆、中涂漆、面漆、清漆。使用中涂漆前要刮腻子,通常用原子灰;使用面漆前,要对车体表面的小孔用通常称之为“填眼灰”的涂料进行处理。由于汽车生产企业把关严格,制造用汽车漆的质量问题并不严重。业内人士认为,每辆小轿车的生产成本中,各类涂料的成本不会低于1000元,一辆小轿车从出厂到报废用于修补的涂料大约也在1000元左右,因此,修补用汽车涂料的产业规模不可等闲视之。
但是,目前修补用的汽车涂料市场很不规范。以原子灰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关西的99原子灰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企业相继投入到该产品领域。伪劣原子灰的代理商进价只有20~30元一桶,每桶原子灰为4千克。北京市汽车涂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郇燕奇分析说,以每桶进价25元计,除去固化剂、包装桶、包装箱的成本约10元,每桶原子灰的成本约15元,则每千克的成本还不到4元。生产原子灰的主要原料是不饱和树脂,最便宜的合格产品的价格为每千克3~4元,再加上其他填料的成本2~3元,各种添加剂的成本1~2元,以及储存运费的费用,每千克的成本应接近10元,其中还没有计入设备、管理、技术等成本。如此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应属伪劣产品无疑,凡是漆面龟裂、脱落的,几乎都是使用伪劣原子灰的结果。他认为,目前用于汽车修补的伪劣原子灰的市场占有率估计不会低于50%。其他种类的汽车涂料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在汽车修补用的涂料中假冒产品也很普遍。据介绍,以面漆为例,假冒产品能勉强达到使用要求,但在脱光脱色率这一重要指标上和名牌产品有较明显的差别,名牌产品漆的5年脱光脱色率一般不大于10%,而假冒产品1~2年的脱光脱色率就达到10%,使用假冒原子灰的轿车,1~2年就会失去光泽、色彩暗淡。
针对以上问题,由北京市化工商业协会汽车涂料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北京市汽车涂料市场的普查工作即将展开,汽车修补漆将是这次普查的重点。这次普查的基本信息将形成一份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制定行业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化工商业协会副秘书长、汽车涂料工作委员会主任胡幼林表示,这次普查将为有关部门提供北京市汽车涂料企业准入条件,为有关部门组织的诚信企业的评选提供汽车涂料行业的相关信息,普查将于今年年底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