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单纯靠提高单耥运输量来提升运输效率,轻卡当中卡用,中卡当重卡用,重卡当小火车用。但运输速度降低了、故障率增加了、车辆寿命也缩短了,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超载所带来的“效率”。现在,市场的反映已经告诉了我们用户新的取向——大吨位车型开始受到用户的欢迎。应该造什么样的卡车给用户,也成为摆在生产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
没有一款卡车生来就是为了超负荷使用的,任何设计都有其相应的使用条件,“超载型”之所以诞生只是一种为了迎合用户的“大吨小标”。对于希望装得越多越好、标得越小越好的用户,厂家只能尽量满足“上帝”的要求,对车辆不断加固加强,发展出了适应特定时代需要的“超载型”卡车。“超载型”卡车不仅破坏了公路,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运输效率。
国际上重型卡车发展趋势,一直都在向高速重载发展。国外多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不超载,凭借车辆的高效率是可行的,用户完全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而且比超载更高。沃尔沃卡车亚洲区副总裁吴瑜章算过这样一笔帐:进口的高档卡车与同样载重量的国产卡车相比,价格要高出两、三倍,但进口车在不超载的情况下投资回投资却并不比国产车低,甚至更为有利可图,关键是运输效率的差别。进口的高档卡车,一辆车可以配两、三个司机轮流驾驶,连续工作,在满载的情况下也可以长时间保持近100公里/小时速度,再加上质量稳定维修次数少,每次保养周期间隔长。卡车随时保持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不仅可以为车主连续创造财富,同时高效准时的运输服务使货物的周转加快,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这就是典型的“效率型”卡车,并不靠超载在载重量上做文章,而是靠着高速度、高可靠性和较少需要维护,为用户省下每—分钟时间,提供高效可靠的运输需要。
车辆本身的性能是一方面,而厂家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也是保证“效率型”卡车真正做到高效、可靠的重要因素。再好的卡车也有需要维修的时候,能否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厂家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试想,如果为了等一个配件让用户的车辆停驶一个星期,那么车辆性能无论多好,带来的效益也会被全部抹煞。
实际上国内卡车一直都有向高效率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动力方面的大马力化趋势,就是典型的“效率型”卡车的必备条件,但是一直以来受到超载现象的影响,大马力发动机在高速行驶方币;的性能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成了超载卡车的“火车头”。现在到了要给车身“减肥”的时候了,去掉过强的承载能力,还卡车以本来面貌。
实现“效率型”卡车所需要的动力还算比较容易满足,但高可靠性却是得来不易,它的实现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很高的制造水平来保证,这点是中国卡车在进化过程中的关键。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卡车的可靠性与进口高档卡车还有差距。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企业在售后服务网络的建立上,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国内几家主要的卡车生产企业,都已经拥有了各自完善的网络,更有先走一步的提出了“配件24小时供应到位”的服务承诺。生产“超载型”卡车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每一分钟时间以最高的效率造出自己的“效率型”卡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