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假后,走进“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各专业厂,厂长、书记和厂里大大小小的“头儿”,都与挥汗如雨的工人在一线加班加点忙生产。
面对高产的艰巨性和生产组织的复杂性,总装配厂利用高温设备检修契机,对最长的装配一线改造,提升了新品试装能力与成长性产品的生产能力,对提高当前市场上热销的双前桥重型车的
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他专业厂也对重型车总成生产阵地进行改造,以消除生产瓶颈,提高东风重型车的生产能力。这里介绍典型的两例。
车身厂:关键内饰线“长”长50米
进入7月以来,车身厂不断接到通知,东风高顶重型车在市场上订单越接越多,该车型驾驶室日产量很快由150辆份提高到230辆份。该车型驾驶室早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当时的日产量仅10辆份、几十辆份。
车身厂领导意识到,东风高顶重型车的销售旺季已经到来,而涂装内饰作业二部内饰装配线已成高顶驾驶室产量爬坡的重要瓶颈。
高温假期间,车身厂果断将涂装内饰作业二部内饰装配线加长50米,增加了一些工序和工位。同时,车身厂压缩后方人员,抽调30人充实该线生产。经过工艺改进和人员支援后,高顶重型车驾驶室的日生产能力提高到250辆份,如果工人师傅加班加点的话,该线的日装配量可达300辆份。
车架厂:再“造”一条重卡车架生产线
车架厂有三条装配线:一线生产中卡、轻卡车架,二线生产7米以下的重卡车架,三线生产7米以上的重卡车架。进入7月以来,由于重型车的热销,与之配套的7米以上大吨位重卡车架需求量日益提高。7月,重卡车架产量攀升至7700辆份,占当月总产量的70%,车架厂7米以上重型车架的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缺口。如何提高重型车车架的生产能力呢?
车架厂领导打起装配二线的主意。经过论证后,车架厂在高温检修期间对装配二线动起“手术”,经过局部改造后,装配二线也可以生产7米以上的重型车车架了。车架厂还对装配一线进行改造,将7米以下的重卡车架移到装配一线生产。
如今,车架厂7米以上重卡车架的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装配二线的班生产能力为50辆份左右,装配三线的生产能力近60辆份。通过加班加点,二三线的日生产能力达到160辆份。车架厂还在这两条线开展劳动竞赛,使工人超产的热情空前高涨,进一步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