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和发动机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生产企业。公司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东风汽车公司在西部的重要生产经营阵地,是国家清洁汽车行动产业化试点企业、东风汽车公司天然气汽车及发动机定点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生产“东风”、“嘉龙”载货汽车、客车及底盘、天然气(CNG)汽车及发动机,以及货厢、车架、车桥等汽车零部件。整车有三个产品系列200多个品种,拥有2项国家专利技术。天然气单燃料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Ⅱ、欧Ⅲ标准,被誉为“蓝色环保动力”,与普通燃料发动机相比,具有节能、环保、维修费低等优势,深受用户好评。
2000年,企业从工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机制、调整结构,主业从生产发动机转向开发汽车,企业活力得以显现。2001年以来,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以1000辆、销售收入以1亿元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绿色环保动力———天然气发动机焕发出蓬勃生机。2003年,公司销售汽车5603辆,实现销售收入59575万元。
企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东风公司和四川省、南充市政府的高度关注,2003年3月和7月,东风公司和四川省、南充市领导分别在北京和十堰举行会谈,明确了公司未来3至5年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南充市委书记黄顺福、市长杜光辉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力扶持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进一步做强做大,力争用3到5年时间达到年产销汽车3万辆,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的目标,迅速建成东风在西部的重要生产经营基地。
围绕发展目标,公司确立了“精干做强主业、放开搞活辅业、三转激发活力、稳步快速发展”的发展思路。公司将充分利用地处西部战略要地的区位优势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机遇,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特色,努力拓展“东风”品牌的西部市场,打造“嘉龙”自主品牌,做精做强汽车主业;放开思路,引资做大车身、车架、车厢等关键零部件总成;加快推进天然气发动机及汽车的产业化;按照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转换职工国有身份,转换企业体制,转换管理机制。通过改革激发活力,改善经营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去年以来,公司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
——转换员工国有企业身份。按照四川省国有企业改革“三个百分之百转变”的要求,2003年底,公司进行了人事改制,转换在岗职工的国有企业身份,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940多人,大大减轻了企业冗员负担。初步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工新机制。
——优化产品结构。在产品发展上,公司坚持“巩固中间、扩展两头、发展专用”的思路,充分借鉴和利用东风公司总部的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做精做细“龙羚、龙跃、龙腾”三个系列的中档产品;扩展小平头轻型车和多轴车;大力发展加盖自卸车、仓栅式车、拖挂车等专用车和天然气汽车。
——调整生产布局。公司自成立后,从生产发动机转向生产汽车,以前按发动机为主的生产布局已不能适应发展汽车业务的需求。为此,公司分步进行了生产布局调整,将汽车生产全部归并到新厂区,建成了两条较高水平的总装线,进一步理顺了整车业务流程,形成了专业化大生产模式。同时完善了检测线、整合了库房、新建了整车库,并将征地扩建零部件生产线,一个占地400多亩的专业化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200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在钢材涨价、消费信贷紧缩、治理超限超载等不利因素和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国内汽车企业的销量急剧下滑,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承受能力差的企业已纷纷停产,面临被淘汰的严峻形势。在十分不利的市场形势面前,公司管理层审时度势,敏锐把握市场变化的方向,积极主动应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申报了“DNC5105、DNC1091、DNC5146、DNC3180”四个系列50多个新产品,在“治超”期间,这些产品较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被用户认可,大大增强了经销商的信心,稳定了市场。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市场验证,天然气汽车及发动机的优势在用户中已经得到认可,天然气产品的潜在市场需求逐步转变为现实需求,公司的天然气汽车及发动机推向市场后,深受用户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公司与几家有实力的公司已展开了合作,来推动天然气汽车及发动机产业化。汽车新业务蒸蒸日上,发动机老业务焕发青春,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信东风唤不回,敢将旧貌换新颜。如今,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公司将立足西部,开发适应市场的特色产品,打造“嘉龙”品牌,真正形成川内第一,西部前三位,年产销汽车3万辆,天然气发动机1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的发展规模,努力建成东风公司在西部的汽车及发动机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