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雷,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欧洲民意与市场调查协会(ESOMAR)会员、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会员、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理事、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常务理事。从事市场研究咨询15年,在汽车、IT/通信、医药、市场准入等咨询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曾为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世界500强公司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先后在中国主流商业管理媒体发表系列文章数十万字。
从未来政策的发展来看,国家将会在不同时期对中重型卡车实施不同的技术标准,并对车辆的超载行为实行长期限制,目前建立在超载基础上的卡车营运模式也将得到改变。加之一些城市对柴油车的禁行限制有所松动,在车辆能够满足国家(一些特殊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尾气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将促进中重型卡车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对那些可以在城市内运营的车辆品种。(如低吨位中型卡车、各类工程用车等)
一、从垄断走向竞争
根据新华信对国内卡车总体销售量走势的分析,重型、轻型卡车销售比例会持续扩大,中型卡车销售比例会逐步走低。
目前,参与中重型卡车市场竞争的企业逐步增多,原有一汽、东风和重汽垄断市场的局面被打破。这些新进入者主要包括:传统农用车企业(如四川公路机械厂),传统轻型卡车企业(如北汽福田),现有经营范围扩大的企业(如三环十通),行业外企业(如春兰公司),以及国外卡车企业(如沃尔沃、奔驰等)。
在各企业充分竞争的同时,重型、中型卡车的市场集中度下降。国外品牌卡车企业和国内企业纷纷角逐中重卡市场,尤其在重卡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以前销售农用车的企业进军中卡市场,对中型卡车的市场集中度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产品发展五大趋势
1、重型卡车中牵引车和自卸车将是主力车型,载货车和厢式车市场占有率将逐步缩小。
目前,国外企业产品结构,以及中国重汽、陕汽、重庆重汽、北汽福田等国内主要重型卡车企业产品结构都以牵引车和自卸车为主;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也为牵引车提供了发挥运输作用和效率优势的空间;同时,出于对运输效益的考虑,用户需求也会逐步转向牵引车和自卸车。
2、低吨位中型卡车将主导中卡市场。
低吨位中型卡车可以匹配四缸柴油机,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显然优于高吨位的中型卡车,其车型的灵活性、便捷性以及经济的载货量和载货空间非常适合城市物流。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低吨位中型卡车还会在合适的时机取得城市运营的通行证,而高吨位的中型卡车预计将会被排除在外。
3、高吨位的中型卡车和低吨位的重型卡车将处于尴尬境地。
目前这种倾向已经开始显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类别的卡车运输效率比较低。这些车型的未来出路将转向专用车领域,但配置会发生重大变化,如发动机的功率水平将提升、车桥和变速箱也将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4、中重型卡车的主要匹配动力向两头发展。
11升以上柴油机将是合资合作的洋品牌柴油机产品,也是重型卡车的主要动力之一,其市场规模取决于高档卡车的市场需求,也取决于自身的成本水平。国内8-9升的6缸柴油机会与高吨位重型卡车实现同步增长,但目前,各产品的生产能力是束缚其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匹配低吨位重型卡车的200马力以下的四缸柴油机也将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7升6缸柴油机的市场将逐步萎缩,其市场主导地位将不复存在。
5、重型卡车的自重将有所增长。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重卡产品将向多档次方向发展,这直接导致了整车零部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整车的自重将随之增长;而国家出于一定目的(如减轻车辆对道路的损害、提高重型卡车的技术含量等)将制订重型卡车标准,使得整车的车轴数量增加,新技术或者零部件得以应用,这也增加了整车的自重。今年一些企业如一汽、福田等就开发了10*4车型。
三、营销建设之路
1、4S店建设正在中重卡企业建设营销渠道上引起重视,但很难成为主流。
重型卡车的赢利性较好,4S店建设正在兴起。而中型卡车和轻型卡车的赢利性较低,4S店建设受到束缚。
4S店是卡车企业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4S经销商争取用户订单的有利保障,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替代现有的经销商和服务商。但4S店建设过多,将影响其赢利能力,也增加了4S店和整车企业的负担,中重型卡车4S店的命运有待关注。
卡车作为生产资料,其对销售和售后体系的要求不同于轿车行业,品牌建设是渠道承担的责任之一,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的销售和售后体系,还应更加关注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便利性、及时性和覆盖性。
2、未来几年,各个中重型卡车厂商将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
一汽解放
投巨资打造新的中重型卡车制造基地,除了卡车制造的四大工艺之外,还制造发动机、车桥和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从而实现解放品牌和技术的全面提升,维护解放的生命力是一汽解放的长期目标。
东风汽车
整体与日产合资组建东风有限公司,并将公司总部迁往武汉,将全面引进日产的卡车制造技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准,有效提升品牌。
中国重汽
用部分资产与沃尔沃公司共同组建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产品将全部采用沃尔沃的技术,并采用沃尔沃品牌,但中国重汽仍然会生产现有产品,采用“斯太尔”和“黄河”品牌,不排除斯太尔车型采用沃尔沃技术的可能性。
北汽福田
北汽福田与奔驰公司进行合资,未来的合资企业将出产三种产品——现有的欧曼品牌产品(保持现有的配置);采用奔驰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欧曼品牌产品;全部采用奔驰技术的奔驰品牌产品。
陕西重汽
引进德国曼技术,除了继续生产目前的卡车产品,还要生产采用曼驾驶室和车桥技术的产品,品牌仍然采用“斯太尔”和“德龙”的品牌。
3、国内中重型卡车企业的自有品牌命运前景堪忧。
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空气悬挂等)的严重缺失使得国内中重型卡车品牌失去了强有力的产品支持,品牌中普遍缺少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沉淀。当国际合作以合资方式来开展时,自有品牌的命运更是雪上加霜,被打入冷宫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趋势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印证。
4、目前25-35万元的车型,价格将有上升的趋势,从而填补了35-50万元的价格区间。这类产品将主要是合资产品,会使用国外的动力总成和国内的车型匹配。其它产品的价格将保持不变。
四、零部件企业的机遇
载重车行业参与者增加、产品调整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机遇。要抓住这些机遇,零部件企业必须实现自身的变革,尤其是内资零部件企业。目前,中国的载重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出现了细分,零部件制造商需要根据自身资源选择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同时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调整产品,建设其专业品牌。
根据新华信对市场战略规划的研究,对于中国零部件企业来说,目标市场的选择尤为重要:
1.积极巩固配套市场,关注售后市场。
在售后市场秩序仍较混乱的情况下,配套市场是零部件厂商的主攻方向;
随着保有量上升,售后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售后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零部件制造商应对售后市场保持关注;
在商用车整车配套市场上,新进入者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都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出口方面,一些资源,劳动消耗型零部件出口会维持稳定增长,对有实力的厂家可以考虑为国外整车制造商配套。
2.各类市场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在配套市场,零部件厂商需要紧跟整车厂商产品开发和调整的步伐,加快提升针对重型牵引车,自卸车和轻卡零部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建设其专业品牌;
在售后市场,零部件厂商需要加强渠道、专业品牌建设,获得更强的市场控制力。
应对售后服务市场批量小、品种多,以及众多经销商的局面,零部件企业也要做好充分准备:企业要改变生产流程,调整工艺方案;企业应该做好销售体系的搭建工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渠道上提升竞争优势,与大的、有潜力的大型零部件流通企业和连锁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
针对目前中国售后服务市场秩序还较为混乱,假冒伪劣现象突出的问题,零部件企业如果选择进入该市场,必须加强分销渠道(或直销网络)的建设和控制,才能规避混乱的市场环境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