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载货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载货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是高速化、重型化、大功率、柴油化、环保化、高档化、电子化。其发展重点是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近几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各商用车制造企业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载货汽车的产品技术水平。如戴-克、沃尔沃、雷诺、曼、达夫、斯堪尼亚、依维柯等汽车公司,其主导产品在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处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由于世界各国环保意识日益加强,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纷纷提升其排放法规。美国将实施TierⅡ排放法规,欧洲将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欧Ⅳ排放法规,因此在商用车上,为了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在整车和发动机上要广泛采用新技术,才能满足要求。

  我国2003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6万km,其中新增高速公路4600km。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81万km,其中高速公路近3万km。至“十五”期末(至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95万km,其中高速公路为3.5万km,二级以上公路为30万km。由于高速公路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不断增加,要求我国商用车的动力性,即最高车速不断提高,发动机要大功率、低油耗、低排放。同时,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水电、矿业、油田、公路和铁路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环保工程建设等都对重型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大吨位汽车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我国载货汽车柴油机化倾向日趋明显,2003年和2004年1~9月,柴油载货汽车占80%以上,其中柴油重型载货汽车占100%,柴油中型载货汽车占中型载货汽车90%以上,柴油轻型载货汽车占轻型载货汽车85%以上。轻型载货汽车中,高档、中档轻型载货汽车几乎都采用柴油机,而只有低档轻型载货车还采用汽油机。在客车中,2003年和2004年1~9月大、中型客车柴油化趋势也十分明显,已各占大、中型客车85%左右,在轻型客车中,柴油机只占22%左右。

  我国已于2004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欧Ⅱ排放标准。2005年7月1日,北京将实施欧Ⅲ排放标准,上海也将于2006年实施欧Ⅲ排放标准,因此,对商用车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了商用车技术的发展。

  1、改进内燃机技术,实现低排放和节能并日趋大功率化

  世界商用车内燃机发展趋势是柴油机化。它是建立在柴油机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现代车用柴油机的振动、噪声、排放指标已达到与汽油机相同的水平。柴油机采用多气门技术、涡轮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电控高压喷射、废气后处理(氧化催化转化器、选择性还原催化转化器(SCR)、微粒捕集器)等技术,使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我国商用车中,柴油机功率不断提高,柴油机已采用了涡轮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由于柴油机功率提高,使商用车最高车速已达100km/h以上。随着我国排放法规不断提高,高压喷射、废气后处理装置将广泛采用。博世公司已将第二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引入中国,并在无锡建厂。

  今后柴油机发展方向采用第三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可达1800bar~2000bar,采用压电式喷油器)、广泛采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NT)、冷却式废气再循环系统、电动气门技术(电磁阀驱动进、排气门)等技术,使柴油机环保、节能技术提高到更高水平。

  第三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可采用5次喷射,由预喷、主喷、后喷组成,预喷可降低燃烧噪声、后喷可提高废气后处理装置工作温度,使其迅速工作,以满足高排放要求。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NT)可改善柴油机低速扭矩特性和响应性。采用VNT后可提高低速时发动机扭矩,改善响应性。

  冷却式废气再循环系统是把排气管内废气经冷却后再引入进气管,它对NOx排放改善作用更明显。

  电动气门技术是用电磁阀驱动进、排气门、代替传统由凸轮驱动气门。可取消凸轮轴驱动装置,大大简化了结构。它可以实现理想的配气相位和充气特性。

  2、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操纵性

  在世界商用车上已广泛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反映在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上。

  (1)安全性

  由于商用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不断提高,安全性的提高已提到日程上来。

  A、主动安全性

  发达国家商用车已广泛采用防抱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制动系统(ASR)、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辅助制动系统(发动机排气制动和缓速器)、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卫星定位系统(GPS)、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夜视系统(Night Vision)、前照灯自动调光系统、安全座椅、翻车警告系统、防止驾驶员打瞌睡系统、轮胎气压自动监测系统。在欧洲已有1/3汽车采用电子稳定程序(ESP)。

  而国产商用车上也已开始采用防抱制动系统和驱动防滑制动系统(ASR),制动器也已由鼓式制动器向前盘后鼓方向发展。

  在我国建设部《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162-2002)标准中对特大型、大型超一级、超二级、高级客车都必须安装防抱制动系统(ABS)和缓速器。

  B、被动安全性

  发达国家的商用车都采用三点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有的已发展到采用预紧式安全带和智能型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利用电机将系统安全带拉紧,将驾驶员紧贴在座椅背部,然后锁止安全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安全。

  智能型安全气囊一般装备多级气体发生器,由动态和静态监测系统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判断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乘员身材和大小、座位移动位置/乘员离位情况,采取不同充气级别。

  梅赛德斯-奔驰载货车采用了三点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及一体化安全头枕。

  在我国,商用车驾驶员和乘员采用了三点式安全带,但安全气囊尚未采用。在高级旅游客车上,驾驶员和乘员除了三点式安全带外还配备了安全气囊。

  (2)舒适性

  世界发达国家商用车驾驶员舒适性已接近轿车的水平。驾驶室较宽敞,各种设施齐全。在长途运输牵引车和旅游客车中,除豪华仪表板和内饰外,还有音响、冷暖空调、通信设备、卫星导航、冷热饮柜、电视、衣框等,驾驶员座椅可自动调节,采用空气弹簧悬架,提高驾驶员舒适性。

  在我国商用车上,已配备了音响设备、冷暖空调和通信设备、电视,目前正在向装有GPS系统、微型冰柜等发展。

  (3)操纵性

  世界发达国家的商用车驾驶员操纵方便性,包括有仪表板,其中央有信息显示屏,能显示完整的行车信息和车辆工作状况信息,如燃油经济性、驾驶时间、所有诊断信息等,使驾驶员一目了然;在驾驶室内安装小型换档杆,上面有功能旋钮开关,驾驶员可通过旋钮开关选择前进、倒档及两个方向上的巡航等功能;此外,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加热后视镜、电动驾驶室翻转装置(用于载货车)、电动备胎升降装置和自动充放气装置等。

  美国和欧洲大多数商用车已普遍装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如奔驰Actros、依维柯Eurotrakker等货车上,沃尔沃1-Shift载货车上采用新型全自动变速器,它能按照道路坡度和车载质量,选择最合适的起步、换档。换档控制杆安装在驾驶员座椅旁,可方便舒适地进行操作。驾驶员可方便切换手动换档方式,换档杆所有功能都能在仪表板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美国等城市公共汽车、大型旅游客车、重型载货车上普遍采用,普及率已达90%,长途客车上也已广泛采用,中重型载货车装用比例已超过50%。自动变速器具有操纵省力、简化、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性、能自动适应行驶阻力变化,起步、加速平稳、延长传动系统部件的寿命等优点。

  目前国内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公共汽车上使用自动变速器,在货车领域尚未使用。

  转向系统也已向电控方向发展,在商用车上,普遍采用液力助力转向系统,也有采用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

  我国商用车上也普遍采用液力助力转向系统。

  我国商用车驾驶员操纵性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很多驾驶员操纵方便性设施还未具备。

  3、采用空气悬架来满足行驶平顺性要求

  我国在《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02)标准中规定,大型客车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必须全部采用空气悬架,在中型客车高二级、高一级A型中也必须全部采用空气悬架。

  4、商用车向专用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专用汽车的快速发展,专用车基本上是在货车、客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汽车具有特殊的用途,其生产批量小、附加值高。它包括范围非常广,有工程自卸汽车、专用自卸汽车、厢式车、罐式汽车、半挂车。

  厢式汽车中有厢式运输车如冷藏车、邮政车、保鲜车、运钞车等;罐式汽车有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油气运输车、消防车、牲畜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等;载货车中牵引车、半挂牵引车,其组成汽车列车受到运输户的青睐。

  我国目前专用车在货车市场中占有率为25%左右,厢式车在专用车比例也已达25%。专用车向厢式化、重型化、智能化、高档化、多级化发展。其中重型化特别突出。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