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中国汽车业界有人抛出“中国汽车与国际水平相差太远,没有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的观点;也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要在对外合作中逐步提升技术水平,中国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研发能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面对业界的不同声音,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用国际合作一年来的实践,作了最有力的诠释。
国际合资重组让商用车如虎添翼
业内人都知道,日产公司的强项在乘用车。东风与日产合资,把商用车全面纳入合资公司,由此使很多人担心这会给商用车带来负效应。但事实上,商用车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尽快导入日产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学习、融入、调整、发展的过程中,陆续实施和推进体制与机制的再造,建立新的组织体系、新的营销体系、新的采购体系、新的财务分析方法、新的价值观念、新的评价标准。与此同时,事业计划稳步推进,一批对商用车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顺利展开,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等各个层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经营管理正向着国际化的道路坚实迈进。商用车公司正在逐步实现由一个国有企业向中外合资企业的重大转变。
可以说,合资一年多来,东风商用车在健康地发展,快速地发展,商用车公司没有辜负全体东风人的期待和厚望,依然是东风的顶梁柱,“东风”这个有着35年历史的品牌在商用车事业上继续焕发着青春和活力。
“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二”不等于“世界前三”
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东风重型车销售总量在世界十大重型汽车制造厂家排名中,仅次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位列世界第二。但东风高层认为,世界销量第二不等于就完成了“世界前三”的目标。从销售总量来看,单纯以中重型车为标准衡量,商用车早就进入世界前三了,只是由于东风在世界商用车格局中大而不强,没有被世界认可。从营业利润率来看,达到8%基本就可以进入世界前三,东风商用车离这个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两个指标,东风商用车经过努力是可以很快实现的。但是,仅有这两个指标,并不意味着就真正具有了世界级商用车企业的实力,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还必须在东风品牌的市场号召力、性能质量、研发能力等方面做到与“中国第一、世界前三”这一地位相匹配的水平,否则,就无法与国际一流的商用车企业如奔驰、沃尔沃、雷诺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可能在世界商用车企业发展格局中真正具有一席之地。
在“东风有限”的事业格局中,商用车依然是发展的中坚。其合作伙伴日产方面也非常支持商用车的发展,在投资、管理等方面给予很大关注。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的决策者已坚定不移地树立挑战和创新的理念,利用国际化、多品牌、多伙伴等途径,在市场的风浪中游泳、搏击。
东风商用车研发已瞄准世界水平。
东风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个弛名商标,这是东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也是东风商用车打拼国际市场的重要武器。合资后的东风,将会把这个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快速融入国际市场中。
产品线优化是东风商用车瞄准世界水平、做大做强的根本。产品线优化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将东风商用车研发中心打造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研发能力。二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在高端产品方面培植核心资源,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在战略性总成资源方面,除了正在实施的雷诺Dci11发动机和D310驾驶室项目外,还有其它多个关键总成零部件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在整车产品方面,卡车上,正在与国外先进的大公司谈判组建重卡生产企业;客车上,引入国外11m大型客车先进技术。随着这些技术项目的陆续投产,东风商用车在高端产品、技术质量水平以及整体竞争实力方面都将会有本质提升。
我们还看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合资后导入了日产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东风商用车的生产组织也正向世界生产管理水平看齐,生产系统的员工劳动观念、思维观念也正向国际企业员工的水平看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