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低价的专用车产品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无序竞争,把我们这些正规的专用车企业折磨得够戗!去年我们已经过得很艰难。今年,能不能挺过去很难说!”
“专用车市场散乱差现象越来越严重,简直糟糕透了!”
新年伊始,来自国内专用车企业的叹气不绝于耳,让人感到比严冬凛冽的北风更加心寒。
国内专用车市场上的散乱差现象为何越来越严重?记者电话采访了几家正规的专用车厂。
北京凯特专用汽车厂销售部经理康福明语气很干脆:“散乱差问题,我们过去讲得不少,但是讲了没有用。”他表示,对此话题不想再说。
接着,记者又打电话找到山东省邮政机械厂销售部经理李明。李明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这也许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吧。深层次的问题不好说。”
常言道,“哀莫过心死”。其实,深受散乱之苦的企业哪能无话可说?只不过置身这种环境中,大都习以为常。不自我麻醉,又能如何?
多头管理 让人无所适从
“国内专用车市场出现混乱局面,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问题的关键在多头管理。”上海申联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周勇民,对多头管理的弊端感慨良多。
他说,今天这个部门下一道文,明天那个部门又传一道令,哪路神仙让念的经也不敢怠慢。而且,管理部门之间的指令相互重叠、交叉或者意思相去甚远的事时有发生,让企业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国家到底有多少个部门在管理专用车?周勇民一下说出了三四个。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出的产品走向市场岂能不乱?
“国家应该改变多头管理专用车的混乱局面,确定一个从事专用车认证工作的部门。用认证的办法管理专用车,让所有的专用车企业进行公平竞争,这对国内专用车行业的发展有好处。”周勇民语重心长。
法规不健全 特性难保全
因为专用车生产必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可能有很大的批量,所以多品种、小批量就成了专用车生产的特点。而大批量则是普通汽车生产的特点。按说国家有关方面应当根据专用车生产和普通汽车生产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规。
令人遗憾的是,专用车生产的特殊性,并没有在有关方面制定的汽车标准法规中得到应有的考虑。周勇民举了两个例子:“有关部门曾规定,企业将普通汽车改装成专用车不能动底盘。这给专用车企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再如,国家强制性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关系到汽车产品能不能登录公告的大问题,但也没有对专用车的特殊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汽车法规不健全,限制了专用车行业的发展。
非法买卖合格证 市场秩序受冲击
一提起国内专用车市场上的散乱现状,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赵微云就“火”了,“买卖产品合格证是导致专用车市场混乱最突出的大问题。”
当前,市场上一个专用车产品合格证的价格高达3000元;谁卖出一个专用车合格证,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3000元纯利。这对一些拥有合格证却经营不善的企业产生了莫大的诱惑力。因此,市场上非法倒买倒卖合格证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一些非正规的专用车企业用劣质材料生产专用车,所花费的成本很低,凭借非法买来的产品合格证,把低价劣质的专用车产品推向市场。赵微云气愤地说:“我们这样的正规厂家采用宝钢、鞍钢等国内一流钢材企业的优质钢材,成本较高,在市场上深受其害。”
赵微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非法改装厂的产品在市场上售价比正规厂家便宜上万元,仅相当于正规厂家产品的成本。而且,他们卖车常常不开发票不纳税,这就严重地冲击了正规厂家的市场。2004年,我们卖了5000多辆专用车。如果不受混乱市场的冲击,我们还可以多卖1000多辆。”
赵微云叹道:“唉!国内专用车市场多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行业协会缺乏应有的地位
按照国际惯例,专用车行业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行业内部的事应当由专用车行业协会来管,并对专用车行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应当听取专用车行业协会的意见,这样的协会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而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但是,国内专用车行业基本上还是由政府主管。因此, 国内行业协会便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对专用车行业的发展难以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管理行业内部事务的力度十分有限。”周勇民对此很有看法。
政府主导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标准,忽略了专用车行业的特殊性,专用车行业执行这些政策和标准,自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用车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周勇民呼吁:“国家应该设法尽快改变专用车行业协会的被动地位,让专用车行业参加有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推动专用车行业快速发展。”
周勇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应联合起来,共同治理市场上的散乱差现象,使专用车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