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以战略意识谋划未来--访东风朝柴公司总经理赵庄谭论
王玲玲

  中国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在不停地转动。随着德尔福、博世等世界著名零部件公司加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国内零部件企业被预言将在未来遭遇外资冰山的袭击,柴油机企业也不能幸免。面对即将发生的格局之变,国内柴油机生产企业如何应对?中国自主品牌的柴油机能支撑国产汽车吗?带着上述问题,前不久我们第二次走进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总经理赵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刀叉代替不了筷子国产汽车要有自主品牌的发动机
  
  作为学者型的企业掌门人,赵庄把自主品牌比作“筷子”,而把引进技术称为“刀叉”:筷子与刀叉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有各的优势,但刀叉代替不了筷子。“我的看法是,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大餐桌上,不管是筷子还是刀叉,只要能抢到蛋糕不妨一起用”。赵庄如是说。
  
  “筷子”与“刀叉”并举让朝柴抢了一块大蛋糕:1~7月,就在国内几大柴油机厂家产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之时,朝柴却逆势而上,产销量排名升至行业第二位,增幅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朝柴还把“筷子”伸进外国人的盘子中。1~7月,朝柴机随整车出口达5560台,是2004年同期出口量的两倍。朝柴机搭载江淮轻卡、东风轻卡一路开进东欧、中东、东南亚、拉美、北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使不少经销日、韩汽车的外商睁大了眼睛,他们纷纷要求经销朝阳牌柴油机。朝柴四缸机是国内轻型车的首选动力,在“中国名牌产品竞争力”活动中,曾入选“内燃机十大名牌产品”行列。赵庄认为,品牌标志着品质,也积淀着文化,只有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国际品牌,才能得到竞争对手的尊重,才能在国际市场争得话语权。
  
  从1979年开发生产出国内第一台高速车用柴油机6102Q首开柴油机配汽车先河以来,朝柴历经三次重大转折,而每一次转折都与技术创新相伴而行。第二次转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朝柴自主开发的第一台4102Q型柴油机,填补了国内2.5~3吨中吨位柴油机空白,其可靠性能和质量至今仍为各汽车厂称道。第三次转折发生在2003年。这一年朝柴引进日产柴技术成功生产了QD32柴油机,填补了国内3升高档车用柴油机空白,历史性地改变了国内汽车动力格局。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趋势:高档乘用车柴油化。引进技术如今唱上了主角:东风、江淮、郑州日产、北京吉普、上海万丰等很多汽车厂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达欧Ⅱ标准的机型。自主研发、技术咨询、引进技术--朝柴搭建了自己的技术跨越通道。目前,朝柴机的社会保有量达110万台,在轻型柴油机行业位居第一;累计出口量已超过万台,改写了行业出口纪录。为了打造轻型车用柴油机领域国内第一品牌,本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朝柴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始终挂在快挡上。
  
  2002年以来,朝柴公司一直把自己的产品当作终端产品来打造,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率先在业内引进CRM(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档案50多万户,对用户回访50多万人次,培育了越来越广博的客户资源。
  
  冲刺欧Ⅲ打造未来发展优势
  
  谈到燃油价格居高不下对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赵庄认为,车用柴油机发展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能源,汽车行业节约能源的捷径就是柴油化。关于轿车柴油化在我国已讨论了不少年,但至今仍没有大的进展。作为东风汽车公司青年汽车专家,赵庄对柴油化有着深刻理解。他介绍说,在排量相同的前提下,柴油车的百公里油耗要比汽油车低1/3,因此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柴油机的总体废气排放量比汽油机减少45%左右,其中仅二氧化碳这一指数的排放量就比汽油机约低30%~35%。赵庄说,我国执行排放法规比国外晚了10年,可以说输在起跑线上,但到达终点线的时间要一样,那就是2010年。届时,与国际接轨起码是达到欧Ⅳ标准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用10年时间完成国外先进国家20年在排放上的技术进步。时间不等人,市场不等人。谁最先突破欧Ⅲ、欧Ⅳ,谁就能把握先机。
  
  从欧Ⅱ到欧Ⅲ,排放物绝对量要减少75%,柴油机没有电控和高压共轨技术不可能实现这一跨越。对此,朝柴进行了产品的技术提升。
  
  细节一:实施技术改造,让老产品延续青春。在102系列柴油机基础上,朝柴通过与国外著名内燃机设计咨询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电控共轨四气门欧Ⅲ产品。目前,首批样机已装配完成,正在进行性能调试。该产品将于2006年投入市场,这将是国内第一款四气门共轨轻型车用柴油机。
  
  细节二:QD32系列柴油机通过匹配国际知名供应商的喷油泵和喷油嘴,使其成为国内首台获得国Ⅲ标准排放水平的轻型车用柴油机。
  
  细节三:从2005年开始启动6D高压共轨达欧Ⅲ机型的开发工作,通过实施电控高压喷射,使整机达到良好的排放性能。明年6D产品将批量推向市场,为朝柴在重型车领域开辟新空间。
  
  细节四:拥有200多名研发人员的朝柴技术中心已开始对下一代排放达欧Ⅳ及欧Ⅴ的产品进行选型,以适应国家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
  
  赵庄认为,当跨国公司把刀叉越来越多地伸向中国餐桌的时候,就餐秩序被打乱,新的就餐格局将产生,有的人就得被迫离开餐桌。但朝柴人绝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位置,它还要把筷子伸向国外餐桌。这就是赵庄对“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通俗解释。在国内零部件行业整合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候,朝柴人表现了高度的自信。


 
 
 
 

© 版权所有2000-2005,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