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轻型车联合分析会最近统计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虽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轻卡主流企业仍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金秋盘点,轻卡行业巨头之一江淮汽车的销售业绩继续领先,高居销售榜前列。据了解,9月份江淮汽车轻卡单月销量就达9000辆,2005年前三季度江淮轻卡的总销量已逾7万,达到了74453辆,蝉联销售榜第二名,出口量第一。与2004年相比,同期累计增长率高达23.86%。
在2005年这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年”,江淮汽车前9个月取得如此不俗战绩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产品品质、产品战略布局以及更加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出优品:制胜核心因素
在江淮汽车看来,产品才是品牌最佳承载者和传播者,而品质是产品的核心。在近十年的快速增长中,江淮汽车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局面,一路稳步前进。也正是缘于对江淮轻卡品质的信赖,江淮轻卡产品的再购率超过了50%。
而江淮轻卡的卓越品质则是江淮汽车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所打造的。仅以生产过程为例,在江淮轻卡下线前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员工都一丝不苟的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W
SL的标准要求做好本环节的工作。即使是一颗螺丝钉的问题也不允许出现。在业界,江淮汽车拥有先进的技术开发装备及开发手段。江淮汽车不仅与上海同济大学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还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江淮汽车·合肥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其综合的研发实力水平令同行称羡。
推战略:全系列产品布局
2005年,江淮汽车产品战略布局更加完整清晰。在这一年,随着微型卡车“小薇”以及新型重卡“格尔发”的陆续上市,江淮汽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拥有全系列卡车产品系列的“卡车帝国”。从此,江淮汽车将可以为各领域用户提供小到微卡、轻卡,大到中卡、重卡所有的商用车型,其在业界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现在,如果走进江淮汽车的产品库,人们不仅可以发现微型卡车“小薇”、轻型卡车康铃、威铃、骏马、帅铃,还可以一睹开创了重卡新纪元的江淮格尔发。此外,市场表现占据业界榜首的江淮瑞风商务车也赫然在列。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了各行业各用户的需求,并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按需采购。
练内功:管理出效益
在为用户提供全系列优质卡车车辆的同时,江淮汽车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一如既往的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改良、整合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业务流程以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运营质量。公司成功实施了CIM
S示范工程,是全国CIM S运用先进企业,全面实现从产品开发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形成了快速设计及制造体系,大力推行精益生产、顾客链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手段。
与此同时,江淮汽车还不断加强营销服务网络的管理与建设。为了进一步缩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并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江淮汽车不惜巨资,在全国各地兴建4S店,在业界掀起了一股卡车4S店扩张风潮。2004年,江淮汽车开设了15家4S店。2005年,江淮汽车更是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2005年底,江淮汽车4S店将达到70家,基本覆盖重点市场区域和大部分用户群体。
业界观察人士认为,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是国产品牌厂家考虑的中心课题之一,根据中国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轻卡、中卡、重卡产品是非常合适的发力点之一。江淮汽车的成功以及“江淮现象”的产生无疑是一个有力佐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