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伴随进口汽车配额的取消和汽车关税的降低,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普遍降低,根据商务部在八月的统计显示,今年前7月,国内汽车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66.67亿元,同比下降45.34%,下降额度高达221.23亿元。而国家统计局10月统计的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累计产销汽车420.19万辆和414.51万辆,但是汽车整车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仅0.4%,而利润则下降了52.9%。
业内人士分析,伴随汽车产品销售利润率大幅的下滑,国内汽车行业的利润下滑的幅度将逐步减小。根据商务部统计的数据,7月份汽车行业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而下降幅度则比上半年减少了2.82个百分点。 利润锐减
原因何在? 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15家重点汽车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今年前三季度,利润整体下降幅度超过50个百分点。而在整体的汽车产销层面仍旧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但是利润方面15家重点汽车企业除了江淮汽车集团以外的十四家企业利润均出现下降,这一状况成为汽车业界纷纷瞩目的焦点。 分析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度缩水的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乘用车市场是利润缩水的主要市场,在前7个月,利润率超过10%,利润超过25亿的只有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而其他乘用车企业的利润都在10亿元以下。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张欣指出由于激烈的价格战今年汽车企业利润同比几乎都是下降的,对于乘用车企业堪称惨烈的价格战使他们今年的业绩都非常难看,同比出现大幅的下降。 而在商用车市场我们则发现,虽然利润下降幅度比乘用车市场要低的多,但是商用车市场利润仍旧是处于下滑趋势,第三季度重卡行业的低迷也导致福田利润的下滑,其股票每股出现约0.077元的亏损。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乘用车市场由于企业一味的追求销量,甚至出现卖得多越亏得多的状况,而商用车市场也由于各个企业在产销成本的控制以及营销体系构建等出现的问题制约了其利润空间。
其实我们细心的分析一下整个汽车行业的情况就能发现,今年无论是保持利润空间不错的上海通用、广州本田还是在十五家重点汽车企业中唯一保持利润增长的江淮汽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走一条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在保证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的拓展产品的产品线,寻找新的增长点,并且在产品的品质上深下内功,打造优秀品质和延伸产品线的工作展开的同时,积极的控制成本,压缩投入,降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比,实现控制成本,保证利润空间。 控制成本
合理营销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造成利润空间的下降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扬,而厂商在成本控制上又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导致成本价格的上升;而同时在营销方面又没有采取合理的营销策略,一味的采用价格杠杆来控制市场,如此以来就导致营销失效,消费者出现持币待购的情况,市场空间并没有获得增长,而利润却降低不少。 反观江淮汽车,进入2005年,全新的提出了价值营销的概念,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为用户创造增值的服务,全面的赢得消费者的认知,获得市场的认可,在行业竞争中顺利的取得领先,同时获得高额的回报。 2005年,国际汽车市场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汽车制造成本普遍上升,江淮汽车在进一步的优化产品的配置的同时,进一步的控制采购过程中的不必要浪费,优化采购流程,实现了成本的控制,在行业成本大幅上涨的时候,江淮汽车在成本上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在营销体系上,江淮汽车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市场价格也是经过其对于投入精心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今年6月,西藏自治区机电设备公司成为江淮汽车在西藏的一级经销商,江淮汽车在今年实现其全国营销网络的构建;而今年4月其推出全新的重卡产品格尔发之后,又推出了其微卡产品小薇,同时升级了其威铃和帅铃产品,打造了一条拥有微卡、中体轻卡、窄体轻卡、宽体轻卡、高端轻卡一直直到重卡的卡车产品线,实现产品资源的整合。 另一方面,江淮汽车今年在完善其产品线的构置的同时,同时也对其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建设,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实现其价值营销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模式,成为江淮汽车今年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原因。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能在今年保持不错态势的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方面看到,有效的控制成本,合理的布局营销体系,保证投入与产出的合理配比,实现集约化经营成为保证在产品同质化趋向越来越严重而产品成本却进一步的提高的当今市场仍能够保持企业自身利润不受大市场环境的影响。
专家称
集约化经营将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另外,分析第三季度与上半年的市场情况,我们发现第三季度整体情况比上半年有所缓解,7月份下降幅度已经比上半年减少了8.62个百分点,而第三季度较上半年已经减少了10余个百分点,整体上表明十五家重点汽车企业赢利水平有所上升。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伴随国内汽车企业发展的逐步理性,前几年出现的一轮接一轮的价格大战将导致的利润急速下降的问题将逐渐消失,各企业的发展将更趋于理性,成本控制,营销构置等都将全面的实现集约化经营,与国际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接轨。而江淮汽车在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均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增长、高利润的态势所采用的有效控制成本,合理构建营销体系也为我国的汽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总体来说,我国汽车行业在经历2005年前三个季度这样一个利润缩水的阶段之后,将逐步的步入一个上升期,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利润的降幅将进一步的减缓;但长远的来看,我国长期以来汽车整车销售的高利润将逐步的转移到汽车产业链条下游的汽车维修服务体系之上。而江淮汽车今年在务实的夯实其产品体系的同时,也在拓展其营销服务体系的利润空间,无疑是率先的预知到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脉搏。 专家表示,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江淮汽车正在开拓一条适合中国汽车自主研发、自主构建营销体系的道路,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打造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