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微卡:车小市场大 日渐受宠
耿慧丽
  一向备受冷落的微卡市场最近比较热闹。

  9月中旬,克莱斯勒宣布将在中国生产小型货车;9月初,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微卡新品“小旋风”;8月初,江淮高调推出微卡小薇,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再之前,福田则对占有较大市场分额的“时代小卡之星”进行了升级。东风也在推出微客时宣称,准备在今年年底推出微卡产品。

  走出“冷宫”

  我国从上世纪80年开始生产微卡,但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法规的改变以及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微卡的市场空间逐渐得到扩展。有专家预测,今年微卡市场容量将达到20万辆。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汽车行业从去年开始由快速增长转入正常增长期,汽车厂商的利润空间缩减,厂家开始挖掘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开始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农村等市场扩展。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微卡也由此走出“冷宫”。

  原有生产微卡的企业,在不断完善微卡产品的基础上,开始开发新产品,并且得到不错的回报。目前长安微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上汽通用五菱名列第二,占有率为25%,且上升势头明显;哈飞、昌河、佳宝紧随其后,但销量明显低于前两家。因此微卡市场集中度并不高,为新来者提供了机会。

  也是为此,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开始青睐“小车”。克莱斯勒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莱索达宣布将在中国生产小型货车的计划时表示:“我们将全球最受欢迎的小型货车定位在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生产是合理的。我们相信克莱斯勒品牌在这个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想借微车完善产品线的东风,也对微卡寄予厚望,计划到2008年实现15万辆微车的产能,这其中微卡必定分担不少份额。江淮则把小薇视为该公司实现突破和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支点。

  前景看好

  众多厂家不约而同地看上微卡市场是有原因的。据统计,2004年1~11月,全国微型卡车增长24.2%,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一个亮点。更重要的是,业内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微卡市场这一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今后几年内会持续。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继续看好,2005年前10个月GDP增长速度预计超过8%,这为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中国目前的农用车市场庞大,政策法规日趋严格,这对农用车用户转向微卡起到推动作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的实施,也促使部分农用车用户转向微卡。

  再次,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都加大投入,农村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伴随着“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农民对于农用车、轻型货车、微型货车的需求量将有所增加。而具有生产工具特征的微卡具有用途广泛、价格低、投入小、回报快等特点,更容易赢得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微卡带来机遇,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鲁桂华博士表示,随着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重卡和微卡将是未来物流行业最重要的工具。目前国内城市物流主要的工具仍是3吨~5吨的轻卡产品,而微卡产品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今后对微卡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另外,高油价也有助于提微卡的行情。

  竞争已升级

  随着厂家对于微卡市场关注的升级,市场竞争的硝烟越来越浓。以前微卡给人的印象是低质低价,产品更新缓慢。现在厂家则相继推出新产品,并且在产品设计和服务上颇下功夫。

  上汽通用五菱新推出的“小旋风”采用的底盘是五菱通过自主创新,专门针对细分市场研发的新产品,他们对底盘结构、底盘强度等进行了强化。与市场上同类车型相比,底盘离地高度更低,不仅易于物流配送时装卸货物,也更易于高负荷状态下保障行驶的稳定性。标准车型排量达到1升,是目前微卡市场上排量最大的一款产品,同时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也有所突破。

  江淮用1年多时间来开发小薇,在对产品市场前景进行详细系统的调研分析后,对产品的配置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推出小薇后随即在全国开展巡展和试驾活动,并对活动期间购车的用户赠予价值2000元的奖品。福田则对原有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

  微卡领域的老大长安为了保住市场优势,从8月开始对旗下的微卡和配件降价,降价幅度之大在长安历史上是首次,并且准备在年底之前推出与老车价格持平的新车型。

  在微卡领域占明显优势的河北长安和上汽通用五菱在采访中都表示,对今后的微卡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乐观是因为市场前景好,谨慎则是因为竞争日益激烈。




 
 
 
 

© 版权所有2000-2005,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