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从1997年仅仅280万元的资产,发展到现在净资产将近10亿元,总资产接近30亿元,应该说在国有企业发展当中拼出了一条血路。华菱完全是国有小企业靠自力更生走出去的一个企业。现在专用车和重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重卡产量接近3000台,良好的市场形势为我们的后续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华菱的技术创新是比较有特点的。在经历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年代、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年代后,第三个阶段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发展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自主创新年代。自主创新年代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吸收外援,所以在发展当中我们走了一条中间道路,即积极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道路。全力以赴创自己的品牌,拿到话语主导权,同时争取我们的既得利润。我们一开始从事的专用车本身技术含量比较高,我们把优势扩展到重卡领域,这决定了我们有非常好的比较优势,前景很广阔。
通过自身发展的积累,我认为中国这么多年在自主创新问题上,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要有民族自信心,一定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政党必须要有思想,一个企业一定要有文化,一个人一定要有精神,精神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所以和日本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自主话语权、坚持自主发展,但同时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机会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为什么能抓住机遇?在过去引进的过程中星马成为日本三菱在中国最大的用户,我们在专用车领域做到了行业第一,并在引进过程中搭建了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的责任,还有自己的本土利益,所以我们跟日本方面谈判,开始引进技术生产重卡,当时公司还不具备做重卡的条件,但凭着自信和努力我们做成了。
干什么事都需要坚持不懈。我们整车技术引进花的代价并不高,但获得了很大的话语权,我们要把这个话语权变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变成进军世界市场的利器。市场经济有一个博弈权,凭实力进行博弈,我们是三菱最大的客户,同时我们采用灵活多变的谈判手段,坚持自己的准则,从原来买一个整车,到现在重卡技术引用日本部分发动机,再慢慢地装上一颗“中国心”。应该说国内整车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使本土零部件企业获得持续改善的能力,促进我们行业整体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我们一定要在高端产品上与国外产品一争高下。我们不仅在制造成本、生产成本,还包括服务成本上都对国外公司构成很大威胁。我们商用车的价格是日本车的一半,是欧洲车的1/3,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是完全可能的。
虽然华菱重卡生不逢时,去年下半年遇到了宏观调控,市场紧缩,整个重型车市场下滑,现在就更差了。但我不要求企业做多大,但一定要做长寿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马鞍山本部华菱重卡是上市公司,同时我们在天津和湖南都有重组的公司,现在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买了多少设备,卖了多少车,而是通过这几年发展积攒了经验,沉淀了企业文化、人才队伍,为后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今年日本车基本进不来了,我们高端重卡替代进口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我们对未来满怀信心的还有出口,今年已经完成的几个大出口订单在业内影响很大。出口进一步促使我们加强内部管理、改进质量、提升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