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市场可谓是风声水起,热闹非凡,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前不久,10款贴着美的LOGO的新车上市,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汽车市场的“新风景”。都是利润惹的祸,这句话用来形容几年来纷纷掉头进入汽车市场的各行业巨头来说,一点不为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家电巨头也不是只不吃腥的猫,因此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只是资本趋利性的表现而已。
事实上,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甚至可以这么说,美的仅仅赶上的是家电进军汽车市场的末班车。春兰、新飞、奥克斯、康佳、创维、TCL、海尔、新科、夏新无一例外的涉足了汽车市场。即使一些通讯行业的巨头也不甘寂寞,挽起袖口到汽车市场施展拳脚。那么,汽车市场能否容得下这么多的鱼呢?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能否有所作为?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的手法和切入点,可谓迥异。目前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的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利用相关产业技术积累和资本,切入特种车整车市场。
整车切入型家电企业,在车型选择上,坚持走特种车型道路。以春兰为代表的家电巨头是整车切入市场的典型代表。春兰集团是由摩托车转入汽车市场的。春兰集团是国内家电巨头涉足汽车市场的先行者,同时也是进入汽车市场的成功者。春兰集团于1994年进入摩托车行业,1997年组建南京春兰汽车公司,正式进军汽车行业。2001年春兰汽车正式投产。相对于目前的汽车市场环境来说,春兰进入汽车行业,竞争则远没有今天激烈,今天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相比之下,美的进入汽车行业,则难免让人担心。春兰在选择进入汽车市场时,最初的计划是进入轿车市场,但其客观分析了市场环境和自身资源后,果断放弃轿车市场,转而切入特种车市场。这种细分市场的转变使得春兰的资源成为特种车型的推动力。春兰汽车在短短几年挤入卡车前列,被业界称为家电行业跑出来的汽车黑马。
春兰汽车成功切入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资源的有效融合及产品技术的创新。家电行业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利润复合率比较低,依靠规模经济获取竞争优势。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技术、知识密集性产业。春兰集团的战略推进,1994年进入相关行业摩托车行业,在摩托车行业完成了技术和市场锻炼,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2001年3月份,春兰卡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同年10月,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中型载货汽车产销量列于一汽、东风之后,跃居国内第三位。春兰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一个亮点是,豪华卡车轿车化。该产品设计是卡车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成为春兰汽车的一大亮点。春兰在汽车市场的作为,表明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是完全能够取得成功的。
新飞集团是国内整车切入市场的另一家电巨头。新飞集团在汽车的选择上,依靠多年的冰箱、冷藏技术积累,选择了专用冷藏车。与春兰集团不同的是,新飞集团没有并购汽车厂商行为。
奥克斯集团是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的失败代表。2004年2月奥克斯高调进入汽车市场,2005年3月23日正式宣布全线退出。奥克斯汽车走完了一个轮回,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奥克斯”汽车现象。
在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的发展,中国民间资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当时已进入或正准备进入汽车行业的家电企业有江苏春兰、宁波波导、河南新飞、宁波奥克斯、西安比亚迪等数十家知名企业,他们之中有的已有车型问世,有的仍在积极筹划之中。美的集团切入汽车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了客车产品,其方式同样是通过并购组合进入。而当年雄心勃勃进入汽车市场的奥克斯已经成为家电巨头败走麦城的例证。
分析家电巨头切入整车市场的手法,无非是利用资本优势,通过并购或合资形式进入汽车产业,在车型选择上倾向于特殊用途的汽车,如春兰的重卡、美的的客车、新飞的冷藏车、奥克斯的“朗杰“系列。
依靠家电传统优势,切入汽车电子产业市场
更多的家电巨头选择的是切入汽车电子产业市场。对于日益火暴的汽车市场,整车进入难度比较大,面临技术、资金等瓶颈,因此进入汽车电子产业市场则不失为一个恰当选择。进入汽车电子产业市场,既可以充分利用家电行业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又能分得汽车消费浪潮一杯羹,而且这种由家电制造到汽车电子制造的市场跨越比较适中,对于产业链的巩固和拓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以汽车电子产业为切入点的家电企业以康佳、创维、TCL、海尔、新科、夏新为代表。康佳选择的是车载液晶、车载DVD、车载电话、MP3为主的汽车娱乐和通讯系统的产品,未来将延伸到卫星导航、车身电子产品,发动机电喷产品等这些汽车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产品。
以上两种类型,是目前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的两种基本手段。对于目前行业内对家电巨头进军汽车市场的质疑和反对,笔者认为,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合乎情理,可以理解。资本的本性是以利益为导向,市场条件下,家电行业携资本进入汽车行业,是市场对自然资源——资本的一种有效分配和调节。家电行业进入汽车市场,并非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选择。事实上,就该选择本身来看,并无对错之分。因为,资本进入汽车市场是为了资本升值,而在家电行业,资本利用的目的同样是资本升值。而且,春兰汽车的成功切入,证明了家电巨头只要运作得当,作好市场定位与资源整合,完全能够在汽车市场施展手脚。对待家电巨头进入汽车市场,奥克斯走过了一条败走麦城之路,而春兰则相反。同为家电巨头,结果大相径庭。
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在于切入点与企业自身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市场准确定位。奥克斯的失败,说明的仅仅是奥克斯失败了,并不表明家电巨头切入汽车市场是一条死胡同。只要理性的面对汽车市场,有效细分汽车市场与准确定位,家电巨头同样可以演绎家电造汽车的辉煌,毕竟春兰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