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8年不断的资产重组,如今陕汽集团已成为拥有陕重汽、汉德车桥、欧舒特客车等12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形成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陕汽曾经是严重亏损的企业,现已逐步发展到2004年实现销售50多亿元,多年连续跻身中国500强,而且以高成长性的综合实力,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39位,居陕西之首。
1998年,陕汽开始进行资产重组和企业制度改革,在引进德国MAN公司高档大客车底盘先进技术等优良资产的基础上,与其他五家企业联合组建了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陕汽有先进技术和优势产品而无发展资金的难题,初步尝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
进入新世纪,恰逢我国加入WTO和重汽集团解体重组,陕汽走自主经营之路,坚持体制创新,改革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过去企业的各种弊端,在制度上保证企业持续发展。此外,陕汽通过资产重组引进大笔资金,全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形成规模,切实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有效地应对了竞争和挑战,连续两年以60%速度快速发展。2002年陕汽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开始着手策划第三次创业,联合陕西东隆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整合了宝鸡华山车辆厂,组建起产权多元化的陕汽集团。
在集团层面上实现资产重组后,陕汽又通过吸收湘火炬、陕西正发、陕西东方农牧科技公司等多家民营资本,分别与所辖的10多个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组建起陕西重汽、汉德车桥、通力专用车、金鼎铸造和万方零部件等12家参控股子公司,在体制上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全面创新。
陕汽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设立合资子公司,使企业机构总数由先前的52个减少到35个;同时通过资产重组,陕汽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也不断提高,到2004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29.98%,国有资产总值上升到14.14亿元。
目前,陕汽正在全面加快建设蔡家坡零部件基地、宝鸡中卡车基地和西安北郊新基地。其中西安北郊新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3万辆重卡的生产能力。在改制组建现有12家子公司的基础上,陕汽又在积极筹备与上海巴士通汇物流公司合资的陕西通汇物流有限公司和与美国康明斯合资的发动机公司组建工作,争取在2010年形成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在10年内将陕汽建成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800里秦川为链条,以陕汽集团为核心的陕西汽车产业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