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是一种亦轿亦卡的车型,与轿车、轻型卡车、微型客车均存在较大区别,算得上是汽车市场中的一个另类。虽然皮卡在北美等地区备受青睐,但在中国市场上却步履艰难,处处受限。那么,我国的皮卡市场现在到底如何呢?就让我们从销量和平面媒体宣传等方面略为了解一下皮卡市场的发展现状。
皮卡销量:突破冰点,回升抬头
皮卡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以货车名义引入我国的,由于当时国内各主要城市对货车的限行政策和农村收入较低,造成皮卡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998年始出现转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由于农村经济和城乡结合部经济的迅速发展,皮卡车因其多功能性及较好的舒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从而迎来了皮卡市场的第一次高速增长。到了2001年,国内皮卡车市场日渐成熟,从而迎来了皮卡行业的稳定发展期。但到了2004年下半年,在市场泡沫的刺激下,整个汽车行业大幅下滑,群体步入市场冰河期。从相关部门所统计的数据可知,皮卡也受到行业大形势的影响,在2004年6月份开始,步入皮卡市场的一个黑暗时期,销售量大幅下滑,市场规模出现明显萎缩,进而导致其后的数月里,单月的皮卡销量均未超过9000辆。
值得欣喜的是,当历经2005年2月的皮卡销售最低潮后,迎来3月份皮卡销售的又一次高潮,进而打破皮卡市场的黯淡无声,皮卡厂商纷纷行动,展开多方面竞争。虽然3月和4月的整体销售规模与04年同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皮卡市场复苏的苗头由此出现却不容置疑,皮卡销量均超过10000辆大关。由此,经过两个月的平稳发展,2005年5月份皮卡销售终于完全从低迷状态走出,销量达到9858辆,虽比2005年4月份下滑6.12%,但与2004年5月相比,销量出现7.63%的增幅,诠释出皮卡市场的温度回升,而且随后的6月、7月两个月份更保持较高的销售水平,与04年同期相比,增幅逐步扩大,进一步衬托出皮卡市场的复苏,但不容否认的是,皮卡市场经过2004年下半年开始的伤筋动骨的大动荡后,市场氛围有些元气大伤,其恢复将需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皮卡市场的复苏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图1
2005年与2004年皮卡各月销量对比图 单位:辆
硬广告宣传:步步为营,平稳前进
平面媒体的硬广告宣传始终体现着广告主的经济实力和市场促销激情,更与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从平面媒体硬广告投放方面看,皮卡市场仍处于逐步调整时期。根据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监测的数据可以知道,2004年度期间,平面媒体上皮卡的硬广告投放呈现大起大落,皮卡厂商更试图利用硬广告投放刺激皮卡市场的消费,进而表现出皮卡厂商对于皮卡市场的钟情未改,并在具体广告刊登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冲动。进入2005年伊始,皮卡厂商明显感受到市场的寒意,广告投放整体规模与2004年同期相比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同时,硬广告投放规模的波动幅度亦较2004年趋缓,由此显示出,皮卡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逐步成熟,趋于理性市场宣传。总体看来,皮卡市场因为皮卡厂商的成熟而成熟,市场即将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并略透出一丝复苏的气息。
图2 2005年与2004年皮卡各月硬广告投放对比图
单位:万元
公关软文宣传:以柔克刚,强势宣传
公关软文宣传是厂商利用平面媒体进行品牌建设和企业产品形象塑造的重要工具,更能体现出厂商们对市场的信心。根据慧聪网行业研究院数据中心所监测的数据可知,虽然皮卡市场在2004年突遇寒流,走进市场的低迷期,但皮卡厂商的信心并未受到严重打击。在经过2004年6月份的迷茫后,皮卡厂商开始加大马力展开浩大声势宣传,为皮卡市场的拓展培育人气,加速皮卡普及宣传。经历过季节性调整后,2005年皮卡厂商对于公关软文宣传再度发力,自3月份开始,各月的皮卡厂商新闻曝光频次均超过去年同期,由此突出皮卡厂商对市场复苏的努力。
图3 2005年与2004年皮卡各月公关宣传投放对比图
单位:篇
综上所述,皮卡市场经过漫长的冰封期后,在皮卡厂商的积极努力下,开始逐步解冻,进入复苏阶段,其未来前景将更使人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