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断言,被划分在幼稚工业类别中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遭遇灭顶之灾。然而事实却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三年,陕汽迈出三大步,连上三个台阶。
2004年陕汽产销汽车2万8千多辆,比加入世贸组织当年的2001年增长6.4倍。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50亿元,比2001年增长4.6倍多。三年累计实现利润4.25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7.3亿元,成为中国汽车工业50家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2004年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中,陕汽集团在全国500名企业中的位置又比上年上升115位,成为跨越幅度最大的企业。在2004年全国机械500强中,陕汽集团以高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排在第45位,位居陕西13户入围企业之首,也是唯一进入百位以前的陕西企业。
在这几年的过渡期内,以张玉浦为首的陕汽集团领导班子,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以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审时度势,实施第三次创业的各项战略部署。以资产重组创新国企机制,用民营资本加快企业发展;借国际技术开发换代产品,引进德国MAN公司F2000当代先进重型卡车技术,全面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技术改造;大力开展创同行业质量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工程,大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保护性关税逐步取消,世界500百强企业将不可避免的大举进入,企业竞争进一步激化。陕汽集团通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强势企业,赢得了竞争先机。目前,除了与德国MAN公司进行全面先进技术合作外,与欧美的整车和发动机厂家分别洽谈的合作事宜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与国内汽车巨头企业的合作也在谈判中。陕汽正在全面加快建设投资19.8亿元、占地3400亩的西安北郊重卡新基地,蔡家坡零部件基地和宝鸡专用车基地,2010年将形成产销重型车6万辆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并在十年内建成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八百里秦川为链条,以陕汽集团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