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张小虞:中国汽车业步入均衡持续协调发展期
唐洋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绕着汽车市场的冷与热、好与坏、高与低的言论甚多,媒体连篇累牍地传播着汽车市场变冷的消息,有些甚至用上了“崩盘”的字眼,把汽车市场描绘得寒风凛冽,明媚阳光变成了冰天雪地。时至今日一些媒体和市场研究机构还在使用这样的提法,还在研究如何实现汽车市场复苏的问题,继续用自己主观编造出的故事,误导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干扰着汽车企业决策者的思路。记者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进行了独家专访,告诉广大读者一个真实的汽车产业市场。

  汽车市场真实情况被表象蒙蔽

  记者:张会长您好!首先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请问,您认为04年以来车市的持续低迷现象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

  张小虞:我不赞成用低迷这个词。“迷”,从用户来讲,因为用户对汽车市场发展看不清楚。相对于其他产业发展来讲,汽车产业仍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根据我们过去10年的经验,就是从1993年来讲,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我大概算了一下,1993-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3%,汽车产业增长16%,包括94-98年的低增长。从这个意义来看04年车市,我不太赞成用“低迷”这个词。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如品牌车的经营,销售信贷的改变,以及保险办法,还有今年进口配额取消,关税的降低,业内频繁降价是造成“迷”的原因。汽车市场真实的现象被表面蒙蔽住,“迷”存在,但“低”不存在。

  汽车工业进入一个新的结构调整期

  记者:2005年中国车市竞争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竞争将会呈现什么特点?

  张小虞: 05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比04年要好。从外部条件来讲,大家要有充分的认识,外部条件并不很宽松,如银行的信贷,过去都是银行在做,现在银行不能直接做汽车的销售信贷,通过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来做,这样有一个过程,还有信息,利息等等。外部条件不太好。尽管国家采取宏观政策调控,但原材料上涨势头还没得到控制。产能和需求矛盾进一步突出,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出口的矛盾加大。05年汽车市场不会象02、03年那样好,那样的好日子一去不会复返,不会再有那么风光的市场。专家预测,2005-2010年,汽车产能增长速度在15%左右,比较均衡,汽车工业进入一个新的结构调整期,这个调整期的特征:会以比国民生产总值略高的速度增长,而且是持续增长。

  原材料价格上涨,但车价要与国际接轨

  记者:关税的下降使进口车价格下降,有没有可能打压国产车,使国产车价格下降,您对此有何看法?05年中国汽车业将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张小虞:05年中国车市的竞争,外部条件不会有大的改变,进口虽对国内车市的竞争压力增加,但其压力主要还在零部件。

  取消配额后,很多中外合资企业会大力进口国外零部件。国家发改委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国内零部件企业。八大总成如果有三个总成都是进口,就必须按照整车进口完税,这个政策可以保护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出台。

  零部件面临的压力增大,整车日子也不好过,我们在行业内讲,不要奢望外部环境有多宽松。宏观调控很多没有到位,购车消费贷款制定了新的办法,与此同时,原材料涨价,车价又必须与国际接轨,这些对汽车产业来说都不是有利因素。

  综合内外环境因素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从总体来讲,05年不同的车型,在不同的价位上还有不同程度的调整。现在看来,大客车,载货汽车的价格已趋于稳定,中高档轿车在05年还有浮动,还有调整,还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汽车产业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

  记者:今年国家将会出台哪些新政策给中国车市打上“强心剂”?

  张小虞:05年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如果政府不出台限制性的政策就算万幸了。94年以来国家鼓励个人购买轿车,但10多年过去了,国家并没有出台多少鼓励政策。鼓励政策,应该重点在税收政策上体现出来,但这些年一直在讨论没有落实。如要大力鼓励经济型轿车,在购置税上要有区别。再如汽车消费税,乘用车是3-5%,对于1.3L以下的乘用车能不能把消费税改为1%,把另外两个百分点加在大排量车上,那么构成1、5、10的格局,限制大排量,鼓励小排量。能不能支持环保、节能的车,政府能否将私人买车的消费税再降低一些,这些政策讨论了10年还没有定下来。燃油税讨论了5年也没出来。燃油税对于汽车的进步、节能、环保都是一种推动。

  04年政府出台的治理超限超载政策,对重型车发展有利,按产品细分,8吨以上重型车增长最快,达到40%,同时对10吨以上的载货车过桥过路费降低。北京出台的新政策规定,以前外地人在北京购车不能上牌,现在已经取消等,这些都是局部政策。国家采取宏观调控,不会出台扩张型政策,因此,05年希望不出台不利于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

  记者: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汽车产业05年将面临大洗牌,如果洗牌,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局面?

  张小虞:通过94年后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引导,04年汽车产业新政策的制定,汽车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三大集团形成很好的竞争优势,不会出现大的洗牌。三大汽车公司连续几年占50% 左右市场份额,具有10万辆规模的10家汽车公司占40%左右市场份额,前13家占90%。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如果联合重组,只会出现在这13家之间。一个大集团去收购一家小企业,不影响汽车总体发展格局,不会大洗牌。联合只会在强强中联合,如柳汽微型车加盟上汽,四川的重型车进入上汽,像这种联合是有意义的。要达到竞争规模,大体上来讲:国内规模达到30万辆,国际规模达到100万辆,全世界有100万辆规模的过去有18家,占全世界80%份额,汽车工业最重要的特点是强强联合,这才是真正的资源优化重组,如法国雷诺与日产的联合,法国标致和雪铁龙的联合,强强联合,是优势互补,1+1>2,而不是扶贫。

  记者:能否请您谈一下对自主创新的看法。

  张小虞:自主开发是企业行为,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生产的产品采取不同策略。要求所有汽车企业都达到一个标准,不切实际。如卡车的品牌都是自己的品牌,有的人讲中国的汽车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他们只看到中高档轿车。中国摩托车去年生产1400万,出口300万辆。剩下是轿车,普及型轿车立足自己开发,只有中高档轿车因为市场规模、人才不足等原因,我们正在进行自我积累。

  三大集团在发展中有他的过程,一汽卡车客车都是自己开发,红旗生产了40年,水平上不去,从九十年代起,一汽轿车开始合资,但并不代表以后自己不开发产品,10年是一个开发周期。上汽生产汽车40年,到了80年代产品不能满足需要,上海生产最高不到4000辆/年。84,85年我国汽车每年要进口10多万辆,中央决定缩短与国外差距,尽快满足市场需求,进行合资。上汽除两个主机厂合资外,绝大部分掌握在上汽手中,其它零部件在中国生产。上海通用成立时就成立了开发公司,外国人当教练,实际是中国人在干。他们开发出的君威、凯越很受欢迎。

  汽车产业进入均衡增长期

  记者:您认为井喷现象还会不会出现?

  张小虞:不会。近10年都不会出现。我们的基数很大,500万辆,我们以前的快速发展是处于长期压抑的结果。我们国家从84年就开始讨论,汽车工业要发展,要不要发展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一直到2000年才作出决定,在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写了一段话,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国家宏观调控越来越稳健,汽车行业对市场适应越来越好,不会出现负增长,也不会出现前几年的井喷增长。从总量上讲,个别车型、企业会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达到500万辆后,爆发性增长不可能。达到500万辆,我们就位居世界第四;达到550万辆达到世界第三。目前世界汽车平均发展速度为1.5%,我们现在是15%,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均衡。我们追求持续协调发展,汽车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一直与其他行业保持协调发展。从去年情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开明。去年卡车客车发展为什么好,因为交通运输发展快。从长远来看,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处于比较高的速度增长,速度高于GDP发展,这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局部的发展和政策,不影响汽车总体发展格局,要看大方向。

  记者:谢谢张会长的精彩论述!最后,请您谈谈2005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势,好吗?

  张小虞:预计2005年同2004年的增长大致差不多,应该在15%左右,我在这里要借助贵刊号召全行业努力,争取突破600万辆,达到均衡发展。如果中国汽车按照1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二,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总之,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将得到持续长足发展。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