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朱福寿:做中国主流轻卡制造商

  2004年,是“东风有限”实现中期事业计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作为“东风有限”重要业务板块之一的“东风汽车”在推进中期事业计划上做得怎样?在2005年“东风汽车”又有哪些新打算?日前,记者专访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寿。

  2004:成功中尚有缺憾

  记者:从整体来看,你怎么评价“东风汽车”2004年的工作?

  朱福寿:2004年是“东风有限”推进中期事业计划的开局年,也是“东风汽车”成立的第五年。一年中,我们有成功的地方,也有相对欠缺的地方。

  单纯从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看,我们完成了指标:销售收入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全年完成了78亿;利润指标按50%的口径算是4.88亿,按照100%的利润算,也完成了指标。

  我们大部分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都还比较好。客车底盘连续四年在全国增长率最高,其中6米客车和7米客车底盘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位。发动机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尽管B系列有6%的下降,但C系列产销量不断上升,弥补了不足。为发动机配套的康明斯缸体的毛坯件,也是超额20%完成了任务,达到3.9万吨左右。出口方面,我们比上年增长了126%以上,2003年出口了660台,2004年出口接近1500台。 但是,我们也有一部分业务没有完成年度指标。我们对轻型载货车整车有很高预期,在销售方面年度目标定得很高,实际上整车销量却有所下降,没有达到计划的目标,这是轻型载货车整车销售继2003年来第二次没有完成年度目标。

  记者:如果进行深层次分析,您觉得轻型载货车整车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朱福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东风汽车”从2002年到2004年,每年都制定了一个超过自身能力的预定目标,导致销售出现了问题。我们制定这么高的目标主要是因为,2000年、2001年、2002年我们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6%,为行业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为避免“小富即满”的现象出现,我们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然而,我们毕竟是1999年才进军轻客市场,与竞争对手相比起步晚、底子差,拥有的资源和营销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产销量。于是,一些经销商在没有能力完成目标的情况下,开始放弃努力。

  另外,轻卡的成长有它的客观规律性,通常在5万辆的平台上会有一段盘整期,我们现在就进入了这一关键时期。

  二是“东风汽车”是一个新单位,一个新机构,是从一个工厂演变为一个上市公司的。随着公司的扩大,公司组织结构等每年都在变。2003年我们做了10大调整,2004年又出现重大调整,导致了我们的目标缺乏一个很强的组织机构、很完善的管理体制来保证,出现了资源上的欠缺。具体表现为商品企划的精确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新产品完成的节点保证不了,新产品的质量不能让人放心,老产品改进的过程相对较慢。

  三是我们的销售体系在2003年跟台湾裕隆汽车公司进行了合资。销售部门的合资,需要付出成本。在合资后的18个月中,我们又完成了一次大的合资,进行了两次主要领导的变更,客观上造成干部和员工的思想波动,影响了经销商对我们的信心,加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营销系统出现了执行能力下降和战略意图贯彻不坚决的情况。 2005:致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记者:2005年是“东风有限”巩固合资成果关键的一年,“东风汽车”2005年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朱福寿:2005年我们将主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完善产品。我们对每一个目标市场做了分析,发现我们的产品在四个方面相对落后。第一个是1吨以下的小型车,2005年全国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7万辆,而这个产品我们刚刚开始做,年产量才5000多辆,我们会进一步完善这个产品,提高产能,进一步做大市场。第二个是小的工程自卸车,这种车全国每年也有十几万辆的需求,我们到2004年6月份才开始生产这个产品,半年里只销售了400多辆,今年我们会努力开发这款车的潜力。第三个是加长的3吨车,在我们加长3吨车后,竞争对手再次加长超过了我们,现在我们将对这个产品做进一步改进。第四个是车身,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有3-4个车身,而我们只有两个,我们将在本月推出2吨位中宽1米8的车型。

  第二是制定了整体轻型商用车的品牌战略。我们请了专业咨询公司,对东风轻型商用车1吨、2吨、3吨进行战略性咨询和定位。目前,东风轻型商用车产品的布局正全面拉开:我们对“东风小霸王”产品重新进行了非常清晰的定位,确定主要消费群体为城市中没有固定工作的人群,适用于城市与郊区之间300公里左右的短途运输,讲究的是经济性;将3吨以上的车定位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中长途货运车辆;将工程自卸车定位为郊区、农村一些工程队的短途运输车;将“东风之星”定位为城市中的货运车。

  第三是着眼于长远,制定了东风轻型商用车经销商网络发展的战略计划,即“星河计划”。我们结合成功与失败的全方位的经验进行综合考虑,对经销商未来3-5年的经销商网络进行了ABCD四级规划:A级主要定位于大的城市,B级定位于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这两类代表“东风汽车”的形象,但是我们的投资不多,A级只有280万,B级150万。当前,我们更重视C级和D级经销商的培育,C级是为未来公司销售中高档的车做准备,口号是“利用目前存量资源”;D级是展场,即终端售点形象的提升。

  第四是制定了整体的客车和客车底盘市场战略,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整体销售态势,保持6米、7米底盘的优势,并向8米、12米底盘进军。

  第五是制定了出口产品的计划。2005年的出口,将包括乌克兰、埃及、伊朗等,以良好的性价比,力争使出口达到3000多台,出口的车型主要定为小霸王、多利卡和一些底盘。 未来:全力拓展整车事业

  记者:重组郑州日产将给“东风汽车”带来哪些变化?“东风汽车”是否为此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

  朱福寿:这次收购郑州日产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完成了东风与日产在中国的整合,这对双方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把它纳入了“东风有限”整体的事业计划,在产品的种类上填补了高端皮卡和SUV的空白。三是“东风汽车”的主营业务——整车业务将得到一个很大的拓展。

  重组郑州日产后,我们在发展战略中更加强调整车业务的拓展。我们希望郑州日产将自己纳入“东风有限”和“东风汽车”的整体布局中考虑,把产品定位成时尚的、休闲的、旅行的车型。除了帕拉丁以外,我们正在和郑州日产洽谈引进一个新的MPV项目。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把“东风汽车”建设成为一家包括MPV、SUV、皮卡产品系列在内的集商务、时尚、休闲、旅行为一身的中国主流轻卡制造商。

  此外,我们要提高自己在小排量柴油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推出欧Ⅲ、欧Ⅳ标准的小型柴油机。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