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在经过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全年增速陡然放缓,进入相对低迷阶段。然而,去年重型车的市场表现却出乎业界预料。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重型车生产368803辆,同比增长40.9%;销售370795辆,同比增长44.98%。产销增幅均远远高于汽车行业16%的整体涨幅,大大超过2003年重型车产销同比增长不足5%的增幅。
进入2005年,重型车是否仍能延续辉煌?面对这一系列诱人的数字,国内主要汽车集团纷纷制定了2005年“猛攻”重卡市场的策略,积极抢滩。
国产重型车“元年”?
除去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等基本因素外,去年各地主管部门大力整治超载,对重型车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提高单车运量,重型车增长的重点就集中在以斯太尔平台为主的15吨以上车型。其中,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福田欧曼几家销售量的暴涨对重型车的整体上扬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
部分业内专家分析,2005年,在新法规下,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技术,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自重小、运速快的大功率多轴牵引车以及多轴高拦板卡车应是一个发展方向。自重小的车辆也将成为各企业研发的重点。牵引车和自卸车将是重卡中的主力车型,一般载货运输车和厢式车市场占有率将逐步缩小。
同时,低油耗、大吨位、大功率、适于专业化运输的高端重型卡车将是产品研发的主要方向。
去年可以称得上是重型车的“新车年”:中国重汽推出HOWO系列重卡、陕西重汽推出6×2码头专用车和8×2、10×4系列多轴载货车、福田欧曼推出10×4系列载货车、红岩推出新大康、北方奔驰推出1724L商用重卡、一汽推出奥威、东风推出天度,市场热销与新品推出相辅相成。同时,国际重卡巨头如MAN、雷诺、沃尔沃、斯堪尼亚等企业纷纷与国内企业合资或是直接向中国市场推新品,这些都使得国内重型车市场竞争急剧升温。
业内专家指出,在今后的竞争中,低成本、大吨位、新技术和高档化的新产品将更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服务在竞争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今年或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重型车的“新元年”。
福田或成本土重卡标准?
国研中心日前的一份报告预测,在200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为重型车市场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而国产重型车还将继续在我国汽车产业中保持较高增长的态势。
东风柳汽总经理程道然表示,东风柳汽未来将重点开发重卡市场,至少抢占20%的市场份额;解放汽车一座全新的世界级卡车基地将在2005年建成,去年上市的奥威只是解放汽车系列重卡产品的一个开端;江淮汽车也将与现代汽车设立合资公司,将重卡作为起步产品;再加上国内产业新军的加盟和国外同类企业的进入,可以预见,2005年,在国家治超、减免重型车过路费等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卡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激烈,重卡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牵手奔驰之后,福田欧曼正逐渐成为本土重卡市场的新标准。最近,针对市场对小马力中高档中重型卡车平头车型的急切需求,素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速度而著称的欧曼重卡又出“奇兵”,最近隆重上市的一款2200车身、10吨后桥新品。该车不仅填补了欧曼目前产品线的空缺,而且也是目前市场上10T平头车的典范之作,也引发了国内中高档重卡车市场长头车与平头车的布局变革。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说,提到服务,福田欧曼的经验很值得同行借鉴。欧曼重卡2004年实现销售43490辆,同比增长193.8%,成功跻身国内中重卡第一梯队,这与福田所坚持的“服务创造价值”理念密不可分。这里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大服务概念,是指自新车出厂进入流通领域,直至其使用后回收报废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所有服务性工作,其内涵和外延包括服务理念和服务的行为,即作为服务主体的企业、组织和个体满足全方位的服务客体不断延伸的需求的全过程。
据分析,对于国内重卡厂商而言,2005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国内重卡厂商间的争夺也会愈演愈烈,市场集约度越来越高,少数厂商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根据近几年重型车市场的运行特点分析,今年重型车产销均能双双突破40万辆大关,但全年增长幅度会略低于去年。
奔驰担心价格再走跌
作为中国重卡市场的后来者,野心勃勃的奔驰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扬州共同建有合资的客车厂,卡车方面正与北汽福田洽谈共同生产奔驰载货车的事宜。即将在中国本土生产重卡的奔驰,对今年中国重卡市场如何看?日前致电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黎信,他发表了看法说:“2004年,整个中国重型卡车市场比2003年有了实质性的增长,主要是受一些新法规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对载货车载重量的重新核定(‘大吨小标’恢复实际标重)。而在过去,那些被定义为中吨位的卡车曾加入到重型卡车行列。”可见,法规仍将是决定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黎信同时表示,他们预期2005年的重型卡车市场可以继续保持2004年的增长态势。但在看好市场增长的同时,他也希望“2005年重型车产品的价格,在2004年一些国内厂家已经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不要再进一步下降”。
他的期望源自于对进口重卡市场的忧虑。2004年中国重卡市场在迅速成长的同时,进口重卡市场却进入了近几年少有的“冰河期”。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进口重卡中占重要地位的工程车辆受到不小影响。同时,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也直接影响了进口卡车的价格。2004年进口重型卡车的销量比2003年没有实质性增长。
“基于主要进口厂商的产品价格,会因美元贬值而导致更高的人民币定价,我们认为2005年进口重卡市场不会有显著的增长。”虽然看好中国整体的重卡市场,但就自己的进口卡车业务而言,黎信并不乐观。
随着2004年国产重卡技术逐渐向高端方向发展,国内外产品品质差距逐渐缩小,而汇率因素导致的价差仍在逐渐拉大,如何保持进口产品的竞争力,成为黎信重点关注的问题。谈到奔驰在2005年的计划,黎信说:“2005年,我们将继续扩展销售和服务网络,加强在长途运输重型牵引车市场和改装车市场的销售力度。同时,保持我们在特种车市场地位,例如在消防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且,我们会继续进行合资项目的谈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