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重汽再塑强者形象---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董事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当月销售重型汽车3058辆,同比增长91%。但赴京开会的重汽集团董事长、人大代表张纯济却仍然心急火燎———最新开发的H OW O重型卡车首次批量生产,尽管安排了600辆的生产计划,但只能满足不到一半的订单。

  一度濒于破产边缘的中国重汽于2001年重组后,以每年65%以上的增长速度,迅速打造出一个新的强者形象。记者在结束马纯济采访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了。

  据马纯济介绍,他于2001年由济南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到重汽集团,着手重组大计,当年即实现扭亏持平。销售收入由成立当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30亿元。整车产销量由重组第一年7000多辆,迅速提高到45000辆。2004年重型汽车月销量已超过重组前的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更是不顾宏观市场的起伏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提升,三年劲升了三倍,增长幅度是全国重型汽车行业平均增幅的4倍。2004年实现出口创汇5300万美元。

  激烈的竞争,使重获新生的中国重汽决策层意识到,“技术领先、产品领先、经营模式领先”是使中国重汽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公司将核心技术的提升及新产品开发放到了战略高度,并采取“内抓提升,外抓引进”三步走,不断培育、孵化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步,利用自身原有的强大科研开发力量,通过斯太尔技术的提升,再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第二步,借鉴吸收国际当代重型汽车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采购,推出我国最高水平的重型汽车,逐步缩小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第三步,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 TO后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优势,加大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步伐,通过对外合资合作,生产世界一流的重型汽车。

  当2003年中国重汽实现年产销量2.2万辆,完成恢复性发展目标时,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技术领先战略,即两条腿走路,在加紧新产品、新技术引进,广泛吸纳世界重卡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设计、自主开发,不断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追上世界步伐,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凝聚动力。   

  2004年3月,中国重汽与世界第二大重卡制造商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合资生产的世界当代顶级重型卡车———沃尔沃FM系列车正式在济南下线。

  马纯济说:“我们引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请了一个世界级的老师。”

  2004年10月,中国重汽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 OW O系列重型卡车。该车博采世界重卡之长,大量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仅企业自己的专利技术就运用了一百多项,多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H OW O系列重型卡车,是中国重汽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发的“国际化产品”。它在完善中国重汽产品结构的同时,也使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向世界水平大大迈进了一步。

  2004年中国重汽产销重型汽车45258辆,比2003年增长了115%,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位,迈上新的台阶。中国重汽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2005年确保产销重型汽车6万辆,力争7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国内的重型汽车市场是否还能保证这样的增长速度?马纯济笑着说,我们的市场目标是沿国界向外推进500公里。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