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通过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改革、创新、发展的旗帜,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大力推进和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区域化战略、低成本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发适应国家法规要求、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广泛深入开展“营销服务建设年”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企业内部和谐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重汽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重汽的地位和形象大幅度提升。
今年以来,在全国载货车市场总体下滑的情况下,中国重汽的订单数量每天都在增长,订单交货期由40多天缩短到不足7天。截止3月底,集团公司共生产重型汽车12300辆,同比增长62%,销售重型汽车12260辆,同比增长50%以上。现在一个月的产销量,相当于改革重组前两年的总量。
3月31日,中国重汽举行仪式隆重庆祝当月第6000辆重型汽车下线。山东省、济南市领导
和来自全国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见证了这一辉煌的时刻,与中国重汽广大干部职工同庆大喜。
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中国重汽结合自身的特点,坚持科学决策、理性经营、精心操作、加快发展的方针,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工作创新,使企业走上集约型、节约型的发展之路。
为做到产品领先、技术领先,中国重汽利用自身强大的科研开发力量,通过斯太尔技术的提升不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借鉴吸收国际当代重型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技术,做到为我所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采购推出我国最高水平的重型汽车,逐步缩小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优势,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跟踪和吸收国际重卡先进技术,开发出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新一代HOWO重卡,实现了技术创新的突破,形成了以黄河少帅、黄河王子、斯太尔、斯太尔王、HOWO五大系列产品为代表的明显的产品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形成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汽车平台、利用沃尔沃技术装备的第五代高档重型汽车平台、斯太尔技术提升后的中高档重型汽车平台和斯太尔系列中重型汽车平台初步形成,产品亮点和企业发展的增长点不断形成。目前,中国重汽上国家汽车目录公告的产品已达1000多种。1月份,最新开发的HOWO重型卡车首次批量生产,一季度已实现销售。
另外,通过建设新总装线、焊装线、车身面漆线、铸造静压造型线等多条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生产线,实现了技术改造的突破,形成了制造装备和工艺手段的优势。
今年是中国重汽的“售后服务建设年”。中国重汽坚持一切面向市场,一切为了用户,认真做好售后服务水平提升的文章,市场开发实现了新突破,同时也增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重汽把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放在首位,注重营销理念的转变。从适应市场转变为经营市场,以直销为主转变为以经销商和改装厂联销为主,营销人员以销售为主转变为市场开拓、系统用户开发、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管理与监督为主。中国重汽率先在国内重卡行业设立了“4S(销售、服务、配件、信息反馈)店”,2004年,在全国已达50家,2005年将达到100家。“4S店“的设立与“亲人”服务品牌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重汽的影响,中国重汽的品牌与企业形象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为开展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重汽设立了香港公司,制定了“双十计划”,即:2004年出口的重型车要比前一年增长10倍,在2004年的基础上,用两年的时间,出口再增长10倍。根据这一计划,中国重汽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产品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开拓市场。2004年实现出口创汇5300万美元,提前完成“双十计划”第一步目标。今年3月1日,中国重汽出口的首批CKD组装“黄河王子”在伊朗正式下线,拉开了中国重汽以国外组装为主要方式的产品出口的序幕。今年以来,中国重汽已出口汽车800多辆,为“双十计划”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开了个好头。
而从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到营销系统的一线通计算机管理,则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形成了管理优势。目前,已全部实现了订单生产、订单配送,账款回收率达到了95%以上,使企业风险降到了较低水平。2005年,中国重汽的销售目标是在实现确保销售6万辆力争7万辆汽车的同时,要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18%以上,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中国重汽积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通过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降耗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续四年,万元产值能耗同比每年平均下降10%以上,仅2004年工业总产值综合耗能就比2003年下降了47%,节约能源量94506吨标准煤,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其中:辆份耗能:2001年为14.8吨标煤,2002年为8.84吨标煤,2003年为4.57吨标煤,2004年仅为2.43吨标煤。辆份耗水:2001年为172吨,2002年为125.85吨,2003年为91.08吨,2004年仅为49.76吨。仅锻造厂热处理冷却水改用中水后,大大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每月就减少1000多吨的用水量。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钢材消耗量,极大推进了集团公司低成本战略。以卡车公司为例,单车钢材料消耗量,2004年的单车消耗钢材量比2003年减少1.273吨,按年产6万辆计算,每年节约76380吨钢材,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效益。
通过技术进步,开发出更具节能的新产品,创造了社会效益。特别是在驱动桥新产品开发上,经过上万次的试验,由双级减速桥改为单级减速桥,它不仅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而且节约燃油,百公里耗油量节省2升,同时还减少了污染。
在取得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中国重汽更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全局的能力,视野更加开阔,眼光更加长远,思路更加明晰,信心更加坚定。这是更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对今后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季度,中国重汽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要求,在全公司上下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把广大党员和全体职工通过先进型教育活动激发出来的干劲和热情,及时引导到做好实际工作上,引导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推动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3月份,卡车公司日产汽车最高达到241辆,驾驶室日产能力达到350辆份,分别比生产计划提高40%以上;3月18日,销售部创下了日接订单371个和日回款7400万元的新纪录;3月23日,卡车公司总装配厂精调车间再传捷报:该车间又创下日入库274辆的历史新纪录;商用车公司经过生产调整,已经形成了日产汽车30辆的生产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先锋号工程”、“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全公司共开展主题实践活动52项,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氛围,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重汽2005年的奋斗目标是:确保产销重型汽车6万辆,力争7万辆,产销发动机20万台,登上一个新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发展平台。中国重汽的中长期目标是,在继续巩固国内重卡市场领先地位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产品、市场、资本、机制和品牌的国际化,到2010年,重型汽车产量将达到12万辆,为进入世界重卡先进行列,冲刺世界500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