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召开的两会上曙光汽车集团老总李进巅做出了《关于加强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的提案。面对零部件制造的巨大前景,我们面临的机遇有哪些,如何克服现存的困难,我们的优势何在,又应该如何发展?
曙光做为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又应该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推进我国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这一系列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零部件前景巨大 国产企业是中流砥柱
作为全球整车制造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策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迅速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国内市场增长前景广阔。我国也建立起一些拥有强大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曙光汽车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典范。曙光汽车集团以综合实力强、工艺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而为全国同行业所瞩目。为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曙光集团先后控股重组了凤城半轴公司、荣成齿轮公司、天津汽车桥公司。这些公司加盟曙光之后,按着曙光的名牌战略,全力开发新产品,使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步入精品领域。
面对困难 迎难而上
目前我国零部件制造行业面临的困难,抑制了国产化的进程。像企业实力相对薄弱;产品研发能力及技术开发人才匮乏;零部件投资力度不足等等。都使零部件制造达到“瓶颈”。面临行业中的弊端,曙光迎难而上,在零部件制造上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1999年开发出半轴套管的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003年,曙光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新增转向节和半轴套管两大品种,有效地拓展了市场发展的新空间。2004年,首次成功开发出口美国的5003-004花键轴,打开了产品出口的大门。在齿轮制造方面,曙光也是走在前列。
但是曙光也同样面临此行业中的“瓶颈”,加快我国汽车零部件国产化,国家的扶植是关键,李总指出:“加强和培育国内大型汽车零部件优势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相信像曙光这样的企业在零部件制造全球化的机遇中,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