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载货车国际知名品牌的创建之路依然漫长

  近3年来,中国载货车市场的销售量每年均以10%~31%的速度增长(见表1)。2004年,中国载货车产量达151.47万辆。载货车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正处于从产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载货车业已踏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的门槛——但如何做品牌?这是相当多的载货车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并在积极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载货车品牌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载货车,载货车事业在我国50年的汽车历史上创造了无数辉煌。载货车不仅是一汽、东风2大老牌企业价值链最长的主营业务,而且所带动的零部件和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0年来,我国载货车事业不仅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而且有着长期培养起来的营销服务网络基础。我国800多万辆载货车保有量及在国内拥有相当知名度的“解放”“东风”品牌,都是很好的说明。

  然而,当我们冷静地看待当今中国载货车产业现状时会发现,载货车产业大而不强,品牌国际知名度低,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对中国载货车了解少,且消费者审美情趣以及消费习惯的不同,其认知度就更低了。其次,中国的载货车企业,近年主要参照国外载货车的一些品牌运作经验,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运作手法。再次,从销售总量来看,我国一些中重型车企业早就进入世界前10位,但整个商用车产品而言,却有较大的差距:从营业利润率来看,超过5%基本就可以进入世界前列,但我们目前离这个指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品牌的市场号召力、性能质量、开发能力等方面做到与沃尔沃、雷诺、奔驰、MAN、现代、日产柴等国际知名品牌相近的水平,才是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如此看来,目前我国载货车行业,并没有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尽管2005年我国已进入履行WTO义务的“后过渡期”,但无能力参与国际品牌竞争,是今天我国载货车业的真实写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业处于产品竞争阶段

  眼下,很多载货车企业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总觉得现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渠道越来越难做,车型越来越难以推陈出新;好不容易推出一个新车型,又迅速被竞争对手克隆,结果投入的研发费用还没等收回,类似的产品已经到处都是;虽然明知道行业的上升空间很大,但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市场的突破口,找不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品牌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方法。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载货车行业还处在产品竞争阶段所致,还没有上升到品牌竞争的水平。简单来说,产品比较容易模仿,但品牌精神与品牌文化,却难以模仿。笔者认为,如果建立一个统一的品牌定位与识别系统是有利于品牌的建立和发展的。

  2. 部分品牌运作经验不足

  不少载货车厂家感觉品牌资产不足。推出一个品牌,却常常定位不明确,不知道能满足消费者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更不了解消费者进行品牌消费时有哪些潜在的需要……,这其实是品牌运作经验不足,对于品牌资产的积累和提炼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3.品牌个性化不够

  不少品牌已经意识到品牌资产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品牌建设工作,但品牌的个性化程度不够,不能满足消费者独特的心理需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品牌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在追求一个大众化的品牌路线,比如节油、环保、人性化等等。这些要素相当大众化,是所有品牌共有的特质,并不能成为某一品牌独特的差异化优势。把它们作为品牌定位,就陷入了一个同质化的误区。载货车市场出现“多个品牌,一个面孔”也就不足为奇了。

  创建中国载货车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任重道远

  今天,我国载货车事业不仅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营销服务网络基础,更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正是我国企业创建自己的载货车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好时机。

  1.进一步做强做大载货车事业

  中型载货车是我国的传统优势汽车产品,“东风”“解放”在国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应进一步加大其技术含量.使其早日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在此基础上.迅速向两端延伸,加快创建轻、重型载货车知名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市场的不断开放,将有力地刺激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这将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支撑。应通过做强做大载货车事业作为发展汽车自主品牌的基础和先导,逐渐壮大实力,早日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向产业强国的历史跨越。

  2.国家强力的支持至关重要

  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在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上,同样也离不开国家各个方面的有力支持。首先,国家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像近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那样进行集体攻关,重点开发一批通用性、基础性的平台和关键的零部件,解决整车制造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和症结问题,为生产国际知名品牌的载货车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国家应在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税收、信贷、资金等方面的细则,给那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生产企业以优惠和补贴,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再次,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大量的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运作的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深入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国家应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多做工作。

  3.创新是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力量之源

  我国载货车产业要创建知名品牌,必须走自主开发的道路,必须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人才培养、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实行以自己为主导,借助全球资源为我所用,打造自主汽车品牌;在人才培养上,可以打破常规,采取国外培养和国内培养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模式;在研发上可以分3步走,首先是具备零部件国产化认证能力,其 次以我为主进行年度车型的改进, 第三步进行适应中国市场的改型, 先把联合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开发 出中外双方拥有共同知识产权的产 品,最终实现生产自主品牌。

  4.国际合作是创建知名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国内载货车企业来说,搞自主开发,拥有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也可以是多途径的,国际合作就是创建知名自主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今我国合资汽车企业遍地开花的条件下,发展自主品牌就 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例如,在整车制造方面,可以以我为主,积极利用国外的零部件和引进相关技术,通过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创新,从而提升整车制造和研发能力。

  5.加快建立国家级的汽车产品研发中心

  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角 逐世界汽车市场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载货车产业在研发上应有自己的“国家队”和研发阵地。一方面 可以集聚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自主研发的载货车产品迅速转化为企业 的制造产品,让自主品牌的发展有更为可靠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可以改变国内载货车企业群雄割据、独 立分散的状况。

  







 
 
 
 

© 版权所有2000-2002,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