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调查暨评选即将举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物流发展的速度近年来均保持飞速增长,而物流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是公路运输业,它是现代物流的主体。物流运输的服务水平对国内整体物流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且几乎是决定性的。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市场一直在超载超限的状态下,以不正常的低成本运输而支撑。这一状况将严重限制中国物流的发展。有关部委近期出台了国家强制性货车标准,新标准主要用来规范公路物流运输车辆。

  为调查了解我国物流企业专用车辆的发展现状,加快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导我国运输车辆制造行业紧密地与国内的物流企业需求相结合,推动我国物流运输车辆标准的制定,也为物流运输车辆生产制造企业和用户企业搭建交流了解的平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举办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调查暨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将对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企业用车状况和车辆制造企业的三大类车型,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将调查结果编制出专项调查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决策的依据。也为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

  此外,活动期间将与合作媒体一道,对业内存在的各类违规现象,采取暗访、事件调查、事故调查、案件追踪等方式,通过新闻报道进行公开曝光。

  活动宗旨:

  为促进我国公路运输车辆及装备的现代化,加快物流运输车辆的技术进步,保障公路货运市场向着安全、经济、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国家深化治理超载超限的决策提供车辆方面的装备技术参考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冲破体制上带来的弊端,为物流企业和车辆制造、经销企业提供全面地、系统地、专业地、权威地交流平台,从而推动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评选原则 1、评选本着贴近市场、调查为重、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2、评选期间不向评选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评选对象 1、2004至2005年度在中国生产及销售的各类重卡(8T以上)、中卡(3-5T)、轻卡(1-3T,包括微卡);

  2、评选车型以厢式货车和集装箱运输车辆为主。

  组织机构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汽车检测中心、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活动组委会

  承办单位:北京世纪贯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官方媒体:《卡车》
  官方网站:中国物流运输车辆网www.56truck.com
  指定物流杂志:《环球供应链》杂志
  指定物流网站:中国物流网www.56.com.cn

  协办媒体
  报纸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汽车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中国商报等近五十家媒体;

  网络类:新浪、搜狐、TOM、163
  物流类:物流技术、物流技术与应用、物流、大物流网、56NET及中国物流媒体联盟等近二十家;
  卡车类:《商用汽车》杂志、中国重卡网、中国商用车网、中国卡车网、中国汽车网

  组织委员会:
  主 任:钱永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交通部部长
  常务副主任:王德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
  副 主 任:郭生海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何洪锡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副总编
  王之泰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资学院教授
  王 侠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秘书长
  林 健 清华大学汽车检测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秘 书 长:于永成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汽车物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副 秘 书长:闫皓铭 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院长助理
  刘 娟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交通版主编

  专家评审委员会
  主 任:王德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副主任:王之泰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
  王 侠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秘书长
  于永成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汽车物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委 员:邬 跃 北京物资学院教授
  张文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王宗喜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教授
  王 佐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
  王 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伟龙 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刘 武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闵 杰 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雄 中邮物流有限公司
  林 彤 中国物流网CEO
  袁 清 卡车证券分析员
  陆 敏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执行主编

  参加办法
  2005年在中国(含合资企业)生产、销售的所有货运车型均可参与评选,参选单位可从相关媒体或相关网站得到“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评选活动卡车企业推荐参选车型申请表”。认真填写,于2005年7月15日前交至活动组委会。

  主要调查范围
  1、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
  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物流运输车辆的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听取物流企业对国家现行的货运车辆管理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一线调查。

  2、各行政区域主要的道路运输企业
  与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合作,对各地区各类以道路运输服务为主的企业用车状况进行调查。

  3、对报名参选车型进行专项调查
  通过物流企业物流运输车辆的调查,按照用户使用数量排序,由组委会专家评选组初评出国产或进口主流运输车辆各十种车型,进行专项调查。

  评选办法:
  1、用户评选
  由组委会提交专家组审定编制《卡车用户调查评选表》,在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范围内进行调查和评选。

  2、社会评选
  通过物流门户网站和媒体期刊发布调查评选信息及选票,通过网站进行投票评选。根据品牌、性能、节油、环保、价格、外观等方面指标作为行业从业人员的评判标准。

  3、专家评选
  由组委会将以中国物流百强企业所调查及评选结果汇集成调查报告,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由专家根据专业评判标准(专家投票产生)打分投票评选。

  活动特色
  1、先调查后制定评选标准
  由于本项活动的主要调查对象是以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为核心,因此,调查是以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作为物流运输车辆的用户,从市场用户的角度出发,对运输车辆进行调查,通过这样紧贴市场需求和用户为上的先期调查后,结合国家现行相关政策,由企业用户、道路运输及车辆管理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一道,共同制定评选标准。避免很多弊端。

  2、活动的科学性及数据的严谨性
  本项活动以广泛的、针对性很强的市场调查为主,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物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一道,从物流企业和物流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使调查活动的结果和综合指数的发布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3、破除体制壁垒,提供政策决策的依据
  通过本次活动,打破体制上的弊端,一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原则,协调各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推进对现行的物流运输车辆政策依据。

  4、引导物流运输车辆市场需求的方向
  通过本项活动,使运输车辆制造企业更加了解中国物流企业对车辆的需求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方向。

  5、引导物流企业运输装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通过本项活动,由物流运输车辆制造企业,每年提供全新的现代化运输车辆,使物流企业能够深入系统地了解运输车辆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物流企业运输装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6、对违规现象进行调查和媒体曝光
  本项调查活动中,对严重违规现象通过跟踪报道、采访、暗访等形式进行调查,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

  7、配合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所有获奖车型,组委会将向交通部相关部门推荐,并通过相关的核定标准,进入《道路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表》。

  8、创建国内物流车辆综合指数,与国际接轨
  通过本项活动,创建中国物流运输车辆综合指数发布系统。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物流企业、车辆制造企业、车辆经销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保险等提供服务。

  9、创建中国物流运输车辆需求互动信息平台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将根据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需求,进行一次集中采购。

  10、广泛的参与
  活动以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为核心,邀请其他国内物流企业全面参与的同时,以设立大奖的方式,通过公证部门的公证,采取个人实名制参与的调查和评选投票等方式,在指定网站上对入选车型进行网上评选和调查。此外,还将通过专业媒体发放5000份个人调查表,鼓励业内人士参与调查和评选。

  评选程序

  一、参选车型
  1、2004至2005年度在中国生产及销售的各类重卡(8T以上)、中卡(3-5T)、轻卡 (1-3T,包括微卡);
  2、参选车型以厢式货车和集装箱运输车辆为主。
  3、通过企业报选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筛选确定参选车辆。

  二、侯选车型
  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出候选车型。

  三、媒体宣传、社会评选
  对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出的候选车型在各大媒体和网站进行推介,利用网络投票等形式进行社会评选。

  四、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巡回调查
  由专家评审委员会、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官员和新闻媒体共同组成调查组,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省市交通厅局委,对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对卡车企业、物流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即: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巡回调查。活动结束后提交《专项调查报告》。

  五、评审
  对社会投票和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调查评选结果进行统计,根据“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巡回调查”的《专项调查报告》,并结合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委的投票,评选出2005年度各类奖项。

  六、社会投票、百强调查结果及专家评审三项,分别按25%:35%:40%的权重计票。

  2005年度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年度大奖则完全由用户评委和专家评委评出。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年度销售排行榜则由组委会授权委托中国物流网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组织国内媒体发布。

  七、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评选活动发布盛典晚会
  组委会拟与2005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评选活动一道委托国内著名传媒机构共同举行“2005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评选”发布盛典晚会。

  时间安排

  * 2005年6月起,组委会向参选单位发放《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评选活动卡车企业推荐参选车型申请表》。组委会对企业提交的任何数据进行严格保密,未经企业许可绝不向第三方透露。
  * 2005年7月20日前,参选单位将《卡车企业推荐参选车型申请表》提交至活动组委会,组委会确定参选单位及参选车型。
  * 2005年8月起,组委会将与交通部有关部门一道,组织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集中参加《中国货运车辆与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由参选车辆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及相关的专家学者、主管部门官员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
  * 2005年8月起,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调查组,对国内物流运输车辆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实地调研;组织大型物流企业(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中国百强物流企业)与参选企业进行各方面专项调研和交流活动。同时,在中国物流百强企业范围内,对参选企业的运输车辆进行用户使用状况详细的调查,调查工作于9月下旬结束。
  * 2005年9月,组委会及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选单位和运输车辆进行评选研究及现场稽查,拟在10月中旬公布调查结果和评选结果。
  * 10月下旬与“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发布会”同时举办“中国物流运输车辆总评榜暨2005年中国物流运输车辆综合指数发布会”和专项国际论坛。同时,拟举行“2005中国物流货运车辆排行榜”发布盛典晚会。
  * 2005年底前,将本次调查研究成果,以多种方式提交国务院和相关主管部委。 奖项设置

  按照物流企业需求,本次调查及评选车辆划分为三大类。即:重卡类(8T以上)、中卡类(3-8T)和轻/微卡车类(1-3T)。参选车辆以厢式货车和集装箱运输车辆为主。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年度大奖:2005年度最佳卡车

  重卡类
  2005年度最佳经济效益重卡奖
  2005年度最受欢迎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性能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品牌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市场占有率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客户满意度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安全性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节能环保重卡奖
  2005年度最佳售后服务重卡奖

  中卡类
  2005年度最佳经济效益中卡奖
  2005年度最受欢迎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性能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品牌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市场占有率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客户满意度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安全性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节能环保中卡奖
  2005年度最佳售后服务中卡奖。

  轻卡类
  2005年度最佳经济效益轻卡奖
  2005年度最受欢迎中卡奖
  2005年最佳经济效益奖
  2005年最佳性能奖
  2005年最佳品牌奖
  2005年最佳城市配送车辆奖
  2005年最佳客户满意度奖
  2005年最佳节能环保奖
  2005年最佳售后服务奖
  2005年最佳城市货运用车奖
  2005年最佳城市快递用车奖。

  请认真填写表格后,附上相关资料后,快递至:
  中国物流运输车辆评选组委会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2301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951875,64951876
  传真:010-64951876
  联系人:闫皓铭
  网址:www.56truck.com
  邮箱:info@56truck.com






 
 
 
 

© 版权所有2000-2005,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