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上次更新时间: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English
 
 
kkk
 
2005助燃火炬之路
中国卡车网在线工作组 刘军利
  2005年4月21日,湘火炬公布的2004年年报数据。全年实现销售重卡32442辆,变速箱232722台,火花塞4111万只。销售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1.89%,利润总额8.12亿元,同比增长10.79%。

  2004年四月,德隆危机爆发,一年来火炬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火炬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海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德隆事件爆发的这一年里,湘火炬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这是值得欣慰的。湘火炬以两条线路进行展开:一方面保持公司经营生产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是积极应对危机。到现在不仅保持了企业基本面的稳定发展,而且经营业绩较去年也略有增长,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充分体现了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卓越的掌控能力。省、市领导和华融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应该说火炬只是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恢复企业信用,加快重组步伐。" 刘海南说

  记者问道,在反思这场危机中,有人认为火炬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太快是一个潜在的因素?刘海南说,其实这正好相反,正是由于前期运作的成功,才使火炬挺住了这次风暴的袭击。近几年公司把握了发展机遇,通过资本运营,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迈入了高速成长阶段,使企业价值得到极大提升。像法士特公司等几个成功的重组,也得到了一些专业管理公司的称赞。而且在退出部份子公司中,公司表现的资产处置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实践验证火炬以行业作为目标市场,把企业作为产品来经营的模式是成功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湘火炬在整个危机将会显得更加被动。

  此次危机对湘火炬的将来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刘海南说,此次危机就目前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放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可能是一笔可贵的经验财富,它给了火炬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全面进行总结的契机。从短期来说,将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而在长远来看,更加丰富了公司的文化内涵,铸炼出影响深远的企业精神。

  竞争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面对惨烈的竞争,羚羊和狮子告诉我们跑得更快是最好也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2003年,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战略规划中到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目标,整整提前了两年。2003年在产品轮番降阶的压力下,湘火炬实现的利润总额是6年前湘火炬销售收入的8倍。

  1997年湘火炬从一个销售规模1个多亿、存在潜亏、局限于地方的企业发展到目前销售规模过百亿,利润总额近10亿、下属企业遍布各地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

  2004年德隆危机爆发,华融托管其持有的湘火炬股权,德隆作为湘火炬大股东的使命已经完结,湘火炬开始迈向新的里程。

  生存之道:变则生则强

  正如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聂新勇所说,湘火炬经过六年多的发展,03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了。但她仍然像六岁的小孩一样正处于成长期,有太多的新事物需要她去学习,认识,探索,总结。

  湘火炬在变中生,在变中长,在变中壮大。

  湘火炬公司的发展历程:1961年3月7日,公司前称渌口内燃机配件厂正式成立,同时3月7日被定为厂庆日。

  1980年4月,更名为株洲火花塞厂。

  1992年12月更名为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4月在"98年度股东大会上"同意将公司更名为湘火炬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6月,再次更名为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2月10日,公司更名为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3月8日正式办理变更登记。

  在湘火炬频繁更名的背后,真实反映的湘火炬成功的由单一火花塞,到重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再到整车制造的跨跃式发展之路。

  2004年四月德隆危机爆发。

  2004年8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火炬。

  2005年4月26日,湘火炬集团公司在株洲召开了200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公司一季度销售收入实现203922万元,净利润6335万元,同比增长了34%,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改善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7%。

  重组高挚火炬

  湘火炬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研究重型车行业时,发现载货车行业的结构在进行调整,从1999年开始重型车的比重开始增加,从4.8%增加至6.3%,2000年增幅加快,达到10.7%,2001年达到18%,2002年上半年重型车首次超过中型车,全年比例达到23%,大吨位重型车的比重上升速度更快,而且大吨位结构调整会持续更长时期。因此,湘火炬公司在2001年下半年与陕齿总厂合资成立了法士特公司生产重型变速箱,在大吨位重型车启动初期就介入了大吨位重型车关键零部件领域;2002年下半年与陕汽总厂合资成立陕西重型汽车公司,2003年1月与重庆重汽合资成立红岩汽车公司,适时介入了大吨位重型车整车领域。

  湘火炬在重型车整车行业的重组是一个寻找机会果断出手的例子。2000年下半年正值原中国重汽重组的关键时候,湘火炬公司调研人员先后到济南重汽和川汽进行调研,寻求合作机会。由于巨额亏损难以为继,原中国重汽拟一分为三,分别划归济南、陕西、重庆三地管理,分拆重组后各厂均有率先发展的强烈愿望,需要外力的支持。经过1-2年的接洽,公司先后与三家中的陕汽和川汽两家进行了合作重组,找到了湘火炬切入
  
  重型车领域的最佳机会

  重组法士特的例子是另一个典型。2001年重组陕齿总厂时,陕齿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企业,尤其是财务负担相当重。但湘火炬公司看准了陕齿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陕齿引进美国EATON公司双中间轴富勒变速箱技术并经过长期消化吸收,进行了自主开发,在国内重型变速箱领域具备了其它企业无法复制的技术垄断优势,为其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组前2002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600多万元,产量仅1万台左右,远低于大同齿轮厂3.6万台和杭州前进齿轮厂2万台的水平,仅略高于一汽齿轮厂和綦江齿轮厂,排行业第三,从市场地位来说不算突出。但2001年与湘火炬成立法士特公司后,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利税总额3亿多元,规模及效益均名列行业前茅。
一系列重组之后,湘火炬公司的销售收入从1997年的1.25亿元,到2003年的103亿;利润从1997年2376万元到2003年的7.2亿元。

  "危机"中的火炬 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

  德隆危机的爆发,对火炬的发展及其子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资金流的断裂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事实证明,在深受德隆危机困扰的上市公司中,湘火炬公司是唯一一家不亏还实现盈利1.82亿元的公司,同时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还实现了现金分红的公司。

  回顾04年度湘火炬公司十大新闻:3月1日,陕西法士特公司、美国伊顿公司、湘火炬共同投资组建的伊顿法士特(西安)齿轮有限公司和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两大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国内变速器行业的优势地位。

  3月24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03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主营业收入103亿元,实现了公司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4月14日起,受德隆危机影响,公司股票连续下跌,公司遭遇重大危机。

  5月18日,陕西重汽与德国MAN公司签署了全面技术合作及重卡技术转让协议,谱写了该公司打造中国换代重卡、引领重型汽车市场新篇章。8月,陕西重汽西安北效新基地建设开始全面施工,为公司在重型车领域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月28日,株洲火花塞公司与美国HONEYWELL公司签署了6500万只火花塞的转产协议,此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该公司成为世界第六大火花塞专业生产厂家,也是公司迎接世界产业转移的成功典范。

  7月28日,在2004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同意转让航天火炬股权,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发展战略,收回部分资金及时解决公司资金困难,投入到重点企业项目。

  8月16日,公司公布了2004年上半年报告,这是受危机影响后的首次业绩披露。生产经营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仍有所增长,这有效地增强了各方的信心,为公司重组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8月18日,株洲湘火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大宇精密株式会社合作的火炬汽车减振器项目正式投产,此举坚定了公司在"德隆危机"后,继续挺进中国汽车业的信心。

  9月5日,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正式发布,湘火炬排名第170位。
11月1日,公司召开2004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增选张明久、邵群慧、常运东为公司董事,标志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对湘火炬的托管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推动了公司重组工作的开展。

  2005年助燃火炬之路

  湘火炬公司是一家以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为核心业务,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形式的控股上市公司。在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湘火炬名列347位,在"中国机械500强"中名列第32位。

  近几年,湘火炬公司先后与陕齿总厂、东风集团、陕汽集团等国内强势汽车企业合资重组,与德国MAN公司、美国EATON、韩国大宇等国际知名品牌结成战略联盟,在大吨位重型车、军用越野车、重型车关键总成、火花塞、活塞销、空调压缩机等领域占据行业重要位置。

  可以肯定,湘火炬拥有国内最大的火花塞、活塞销、汽车齿轮、重卡、军用越野车、重型车桥及重型车关键总成等生产基地。湘火炬绝不会因困难而放弃固有的传统优势领地。其领跑的位置依旧令人注目。2004年湘火炬公司入选了世界机械500强第40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70位,中国机械500强第18位。

  强强联合陕汽在合作中打造新陕汽

  步入2005年,陕汽集团与世界500强强强联合的决心已步入实施阶段。2月,陕汽与世界500强国际著名的发动机公司--美国康明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在三季度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康明斯重型卡车发动机系列中的旗舰产品ISM11升大马力柴油机;3月,世界500强著名重型卡车制造商德国MAN公司终于下定决心要与陕重汽合资的消息也不断地见诸于报端;4月,陕汽携手美国康明斯以强大的阵容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目前,总投资19.8亿元、占地3400亩的重型汽车新基地正在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区内热火朝天地进行,预计今年三季度将正式投入生产。西部车城的建设,标志着陕汽第三次创业全面拉开帷幕。

  其第三次创业第一阶段的目标,即2001-2004年实现产值50亿元目标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建设新基地,2005-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第三阶段:一座与国际接轨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汽车城将横空出世,时间约为2010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法士特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 重型变速器单厂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2001年以后,法士特公司随着10万台技改项目的完成,富勒变速器的产销量得到大幅提升,年产量已由1990年的868台增长到2003年的80000多台,每万台增长周期由过去的5年零9个月缩短到40天,单月产量已超过2000年全年的产量。产量的提升带动了企业效益的迅猛增长,2003年,法士特公司产销收入分别增长了51%,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7.15亿元。出口创汇1554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1.65%和51.1%。累计产出重型变速器86470台,同比增长62.2%;其中,主导产品富勒变速器产、销量分别达到80120台和78255台,同比增幅双双突破70%。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全行业领先优势。

  2004年,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再次实现翻番,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3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05亿元,产品出口创汇3301万美元。全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和销售重型汽车变速器分别增长118%、115%、112.5%和150%,名列全国齿轮行业第一。产品在国内8吨、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0%和90%。这是该公司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更为可喜的是,法士特重型汽车变速器的年产销量已突破20万台,跃进居全世界单厂年产量第一名。法士特公司04年荣获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综合竞争力十大金牌企业光荣称号,入选中国机械行业500强第164位,连续三年荣获美国EATON"全球优秀供应商"称号,目前已成全世界最大的单一重型变速成箱生产工厂。

  在跨越式高速发展中,法士特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已形成年产重型汽车变速器40万台、齿轮1500万只、汽车锻件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经营连年以高于50%的速度递增。重型变速器产品已发展到20多个系列数百个品种,在重型变速器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广泛匹配于各种车型。被东风、一汽、中国重汽、陕汽、北汽福田、重庆重汽、柳汽、柳特、北方奔驰、上海汇众、西南铁马、南京春兰、华菱汽车、三一重工、洛阳福赛特等40多家主机厂选为定点配套产品。并出口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南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零部件采购中形成了规模竞争实力,开创了国产重型变速器大批量出口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先河。
2005年,法士特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再次提速,计划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5亿元,产销重型汽车变速器25万台,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作为火炬旗下的绩优股,法士特公司又有新动作,法士特与陕齿总厂投资4亿元锻铸造两大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法士特公司锻造技改项目重点引进6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锻造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可新增锻造生产能力5.4万吨,整体锻造生产能力将达到8万吨。陕齿总厂铸造技改项目占地面积240亩,建于宝鸡蔡家坡工业园内,投产后,可形成铸造生产能力3万吨,年产重型汽车变速器壳体毛坯24万件。以上两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工业总产值8亿元,新增税金8000万元,成为西部最大、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锻、铸造生产基地。

  5月18日,倍受业界瞩目的法士特公司高新厂区--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产。由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达产后可形成年产15万台(套)重型变速器齿轮的生产能力和5万台份重型变速器总成的装配能力,年产值可达25亿元人民币,利税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能力5000万美元。目前,一期工程中占地5.4万平方米的中国最大的机加工厂房已投入使用,引进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各种现代化设备已投入生产。

  在重型变速器行业一路领先的法士特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完成产值18.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27亿元,出口创汇2332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6.3%、33.87%和74.4%,生产经营全面报捷,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众人拾柴火焰高

  株齿打造重卡零配件出口基地。湘火炬旗下的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投资9560万元,扩大重型汽车齿轮生产能力的技改项目,不久前竣工投产。标志着这一世界上第一条全自动重卡双排连续炉生产线在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投产。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提出了"2010年前成为国内一流、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汽车齿轮专业公司,打造世界重卡OEM出口基地"的战略目标。

  据悉,"株齿"产品现已直接为中国重汽、陕汽、柳汽、亚星、上客、春兰等20多家主机厂配套。今年又成功开发了东风嘉泰、大理骏马、安凯车桥等新市场,使中型变速器市场得到发展,在维修市场也有1000多家长期稳定用户。随着技改力度的加大,"株齿"已具备了世界重卡齿轮配套出口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全球著名企业沃尔沃卡车公司的全球采购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阿文美驰公司、约翰.迪尔公司、克朗公司等正积极与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其它汽车零部件子公司如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的火花塞产销量和主机配套率再次蝉联国内第一,而且该公司04年5月28日与美国HONEYWELL公司签署了6500万只火花塞的转产协议,此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该公司成为世界第六大火花塞专业生产厂家。

  子公司株洲湘火炬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大宇精密株式会社合作的火炬汽车减振器项目正式投产,该公司活塞销产销量接近800万只,列全国第一。

  子公司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从韩国DLPHI引进的SP系列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线正式投产,年产压缩机24万台,空调压缩机销售列全国第四。

  今年刚被评为"全国百家最佳零部件供应商"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是国家引进的唯一斯太尔车桥定点生产企业,汉德桥是重型军用越野列装车指定桥产品。汉德公司最新引进德国MAN公司全套桥技术、F2000底盘全套桥技术,技术独享。

  公司生产的斯太尔双联驱动桥、后驱动桥、驱动前桥在总质量大于32T的重型商用车,7吨级6×6;5吨级4×4重型军用越野车国内现有市场上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总质量小于19T的重型商用车市场中亦占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1-6月份,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桥总成生产量相当于重组前全年产量的两倍还多。1-6月份,汉德车桥公司桥生产量同比增长30.1%;完成销售同比04年增长41.85%。

  东风越野车新开发的民品--两辆东风·汗马越野车,刚刚载着国家测绘局测量队员征服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湘火炬公司在华融的支持和帮助下推动股权重组,尽快摆脱德隆危机的阴影,恢复市场信用,确保国内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据各方的消息,湘火炬(000549.SZ)重组谈判已经越来越接近尾声。消息人士介绍,在上汽集团、万向集团、一汽、宇通客车、三一集团等8家企业的竞争中,万向集团、上汽集团入主湘火炬希望最大。无论谁入主火炬,做为优势资产的湘火炬都将重燃火炬发展之路。
相信风雨之后的火炬定会重见新彩虹。


 
 

 
 
 
 

© 版权所有2000-2005,中国卡车网信息产业部
未经中国卡车网网络部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电子邮件:editor@chinatruck.org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