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中国重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活动,各单位制定了详实的实施计划。在全体职工中掀起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质量,用精益的工作质量来制造精品车的热潮。经过近一个月的拼搏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大幅提高,特别是整车装调质量提升明显,HOWO系列车AUDIT评审分值由805分下降到550分,斯太尔系列和黄河系列车AUDIT评审分值由850分下降到650分,精品初显端倪。“百车精品工程”活动初战告捷,中国重汽精心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根据集团公司日前质量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全面提高整车质量,强化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集团公司决定开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活动,进一步落实并升华“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质量文化,树立“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通过逆向流程的分析、正向流程的整顿以及流程再造等活动,强化质量责任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以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活动初始,集团公司质量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上半年畅销车型相关材料,确定集团公司打造精品车型共115个,其中卡车公司74个,商用车公司37个,特种车事业部3个,济客公司1个。并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活动确定精品车型的通知》部室文件,明确了精品车型10月份要全部达到精品车指标要求。7月份首先按照“6.29大会”提出的“从逆向流程开始做起,狠抓整车装调质量”精神,集团公司质量部牵头对卡车公司、商用车公司、桥箱事业部进行了六次Audit联合评审。
通过第一轮“百车精品工程活动”的开展,全员参与的质量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了将整车打造成用户满意的精品车型,集团公司领导轮番到现场指导工作,强调要将用户满意作为工作的基本标准,树立重汽精品的崭新形象。各二级公司的主要领导成员也亲自参与AUDIT评审。制订质量纠正措施和调度纠正措施的到位,为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全员参与的质量氛围。
以产品质量为主线,形成了生产系统、技术系统和质量系统互动的良好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产销例会和质量例会两个信息平台,以整车和总成AUDIT评审结果为依据,明确质量责任和纠正措施的分工,并加强纠正措施到位效果的落实,效果明显。为了确保“百车精品工程”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确立了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主持的集团公司质量例会制度。明确了质量例会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及参会人员范围,每月的1日、10日、20日为法定的质量例会日。7月初第一次例会将今年上半年1-6月份整车Audit评审结果,总成、零部件稽查结果汇总情况进行了通报。对整车Audit评审总的不符合项目做了讲评,各单位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汇报,会议上对每一问题逐条明确了整改措施、实施进度及责任单位。质量例会真正形成了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大会。
实施看板改进。将每次AUDIT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以图片的形式悬挂于责任单位的会议室,将经过纠正且验证合格的项目以图片的形式固化到相关装配工序上。这种看板改进方式不但可以持续地改进和完善装配工艺,强化对员工的技术、质量培训,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责任,评估其质量管理水平。为彻底根治质量不合格项,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单位各部门对装调质量引起了高度重视,整改效果显著,可以用“上下互动,全员参与”来概括。
抓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别对在质量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强化宣传的力度,积极推行其做好质量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对质量意识淡薄,质量差错率高,质量管理水平低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力度。定期对各单位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估,以建立起一套人人重视质量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七月份,首先对精车型Audit评审分值严重超标的单位提出严肃的批评,对桥总成渗漏问题整改及时效果明显提出了表扬。对整车Audit评审及外观质量稽查中发现的钢圈严重磕碰损伤现象,由集团公司质量部牵头,组织技术中心、卡车公司等部门,对轮胎分装现场进行了突击性评审。最终拿出处置意见:质量部以红头文件下发整改通知,令其限期整改。同时将责任单位按“黄灯”警示单位进行监控。其次抓好一批精品车型,卡车公司将HOWO4×2车型,商用车公司将黄河少帅车型选为精品车样板,从管路布置入手,进行排线化装配,细化装配工艺,并用图片形式,固化到每一装配工序上。再次明确一批质控点,卡车公司总装配厂设立整车补漆工序,规定可操作性详尽的补漆工艺,并明确为质量重点控制工序。最后,加强一批配套产品的管理,对发生质量问题较严重的供应商采取限期整改、停用配套产品直至取消供方资格等处罚措施。针对市场反馈故障频次较高的配套件,由集团公司质量部负责抽样,技术中心对样件进行检测。依据检验结果,7月份取消了一家配套厂家的供方资格,停用11家配套厂家的12种产品。
规范零部件的过程质量控制。在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强调注重细节,使每一位员工树立起企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都构成企业价值链的观念。以产品质量提升为目标,进行科学的合理分析,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监督、处处有规范、时时有控制、人人都管事,使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为企业增加效益。按照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部署,集团公司质量部出台了《出口车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对规范出口车的质量管理工作,强化零部件制造、整车装配及车辆仓储物流的整个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售后服务质量,明确质量责任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为集团公司今后出口车质量评判、责任分工提供了依据。
严格质量管理,加强质量考核。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质量部首先完善了质量考核办法,一是把每个单位《2005年经营责任制任务书》中的考核办法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与行政处罚结合起来,可采取下岗、开除、行政警告等措施。对长期不重视质量的责任者可采用调岗、降岗的处罚办法。三是以质量通报的形式,对犯有低级错误、影响恶劣、严重失职、责任心不强的责任单位领导和当事人进行通报。因整车Audit评审综合评定分值超过了2005年质量指标的单位就受到了加倍考核的处罚,而且在质量例会上受到了通报批评。
质量改进项目按期完成。提高质量改进的效果和效率,做到有创新、有突破,求实效。按照6.29大会的要求,卡车公司对HOWO车质量改进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落实,将库存车全部返回到总装厂,针对14项改进项目一一整改落实到每一辆车上。桥箱厂对桥总成漏油问题迅速拿出了整改措施,并将库存桥全部进行了整修。其他改进项目根据质量大会部署正在按期实施。商用车底零厂达克罗涂覆项目现已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预计8月底可以逐步推开,达克罗工艺的上场将成为集团公司整车产品的亮点。
将先进性教育与“百车精品工程”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保证“百车精品工程”活动的顺利实施,质量系统的每位成员都兢兢业业、任牢任怨,怀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满腔的热忱全心付出,对于他们来说已没有加班的概念,有时忙到后半夜就在办公室凑合一宿。他们把创一流品牌作为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一心一意谋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自我加压、奋力拼搏。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工作的业绩,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奉献之歌。如今,精品初显端倪,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又将投入新一轮的战斗中去。真正把开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活动与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狠抓产品质量上升到对企业和用户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切实抓好落实。他们把创一流品牌作为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一心一意谋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自我加压、奋力拼搏。
第二轮“百车精品工程”活动的主题就是对整改关闭项目进行固化和整车外观质量的提升。为进一步巩固整车装调质量上升的良好势头,质量系统与生产系统密切配合,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把装调中出现的低级错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符合项消灭在萌芽中。对力矩项及动态检验项目加大检验力度,真正形成上下齐动,人人重视装调质量人人不敢忽视装调质量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形成关闭项目的验证机制,在质量检验流程上强化跟踪验证程序,消灭已纠正的质量问题“死而复生”现象。今后凡是整车Audit评审、质量稽查的纠正项目,都必须形成图片说明,与原问题图片形成对比。同时对纠正项目的复发实行加倍考核。再次,要充分利用质量例会这个信息平台,针对售后反馈的质量信息及各单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给予及时的答复和处置。建立信息快速处理机制,对信息处理不及时的单位实行严厉的考核。还要积极响应集团公司高质量低成本战略,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在建立一批战略合作伙伴的同时,对质量抽检中出现严重不合格的配套厂家取消合格供方资格,并从产品明细表中给予彻底剔除。形成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无立足之地、永远远离重汽之势。最后要加大总成部件质量稽查力度,增加检验频次。强化工艺保证能力,提高工艺文件执行的严肃性。按照“总经理令”的要求,对底盘件、驾驶室外饰件的外观涂层质量常抓不懈。特别是精品车型的车身涂层质量要高度重视,涂装过程要加强监控,要有样板比对,落实质量责任,奖罚分明,以保证精品车型达到精品车指标规定值。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达到“在中国市场上打造性价比最好,物有所值的重型汽车”的战略目标,还要把这项活动长期保持下去,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要站在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优势,全力以赴打造百车精品的高度来认识质量工作。
1.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要面向市场,从市场竞争需要的角度来认识质量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来认识质量工作,要把重视质量工作切实体现到日常工作之中。
2.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工作要作为今后实现这种转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
3.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实现产品实物质量的提升,减少生产过程的不良品和废品,降低售后服务的频次,打造高素质的优良员工队伍,树立知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精品工程活动,把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做亮,要建立诚信重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