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重汽卡车公司质量工作传出捷报:经过三个多月的全力攻关,HOWO系列产品的整车质量大幅提高,奥迪特评审指标由初期的整车项次扣分800多到6月份已降至570分。7、8月份卡车公司实施“百车精品工程”向质量问题发起猛攻,一举使HOWO产品的奥迪特评审结果逼近创纪录的400分左右,HOWO产品整车质量已接近合资的华沃卡车产品的水平。
自6月29日集团公司质量工作会议来,卡车公司质量部门牢牢抓住产品实物质量这条主线,确立以整车和总成的奥迪特评审结果指标为依据,全方位加大措施、细化管理、强化考核,确保“质量全面提升、打造百车精品”工程顺利实施。
针对HOWO前期质量问题中人为原因较多的现状,卡车公司严格贯彻执行集团公司
“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下大力气狠抓了一批质量工作上的正反面典型进行公开奖励和处分,认真狠抓了一批精品汽车制造工艺,严格把关集中设立了一批质量控制点,并对一大批配套供应单位的实物质量经行了极为严格的筛选淘汰。为了确保质量整改工作进度与集团公司的协调一致,卡车公司将本单位质量例会确立在集团例会后的2日内召开,及时传达上级指示,注重及时检查质量整改落实情况,做到节奏同步、扎实有效。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卡车公司严肃认真地实施了“公开曝光、看板问责、分解根治”的“质量看板改进”措施。卡车公司质量部门将奥迪特评审中的不符合项实物图片集中悬挂、公开问责,并将经过纠正且检验合格的项目照片归纳固化到相关工艺中去。该措施被各基层单位广泛接受并推而广之,尤其是质量整改任务比较艰巨的总装配厂,他们自我加压、主动提升,全面细化现场实物质量控制考核措施,加大了曝光力度和考核力度,形成了覆盖全厂、深入岗位的质量提升
“震撼行动”。“质量看板改进”措施的广泛实施,极大地推进了基层单位持续改进和完善制造工艺、进一步明确质量责任、彻底根除人为质量问题的积极性,为HOWO新产品的质量改进工作的快速实施铺平道路。
为了切实加大企业内部的质量考核力度,卡车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化工程日臻完善的优势,全面理顺了质量反馈信息的渠道畅通,销售公司反馈、营销部反馈、质检站反馈、奥迪特评审四方面信息全面联动,信息归纳、整理、分析、考核达到了即时同步,使质量问题的整改力度和整改速度全面加强,大规模避免了批量性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与此同时,质量部门还充分利用生产信息、质量档案等既往质量资料,对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实施逐级追溯、分解考核,质量考核不搞一刀切、不吃大锅饭,坚决落实到工委、考核到责任者。卡车公司重申:对于犯有低级质量错误、影响恶劣、严重失职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当事人、责任者和责任领导,一经查实决不姑息、公开通报、严肃查办。
为了全面加强对外协配套件的质量控制,卡车公司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所有供应商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质量普查,并依据普查结果对供应商的综合质量状况进行筛选评价。根据供应商的实际表现,原则上每种产品件只保留3家供应商,并且按质量排名顺序实施两家交替供货、一家竞争备用的动态质量竞争法,确保外协配件优质低价。另外,卡车公司还对配件进货和投放过程加强了质量稽查和质量检验,对供应商的实物质量评价考核指标由百分比调整为百万分比级的“PPM”指标考核。不仅如此,对已投放的外协件和自制件的不合格品除了做退货处理外,还要按10%至30%幅度实施批次扣款追偿,对出现不合格配件回用的一经发现追加5%至20%的批次罚款,连续两个批次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出局。
经过三个多月大刀阔斧地集中整治,卡车公司形成了“质量问题不过夜、质量考核立兑现”的质量整改快速反应机制,以HOWO、斯太尔王为首的两大系列产品整车质量始终处于全程受控、稳定提高状态。8月末,HOWO产品的奥迪特评审结果430分已远低于集团下达的500分指标,斯太尔王产品的奥迪特评审结果也首次达到440分远远低于集团下达的650分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