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网讯:随着加入WTO,中国的汽车企业开始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局面,现代企业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信息反应能力成为每个企业最为有效的竞争手段。打造适合自己、适应市场的网络体系已成为中国重汽在目前全国重卡市场销售平淡的形势下依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强有力保证。改头换面的营销服务网络更是使中国重汽5年来重卡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时,依然在排名前六的重卡品牌中惟一保持了24%的增长速度,截至今年7月份,在其他重卡企业均为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重汽产销量仍增长了4.7%。
支持中国重汽的产品优势和市场份额持续快速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重汽一切面向市场,一切为了用户,根据市场变化和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营销创新机制,实施营销结构调整,强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的锐意改革。
中国重汽自2004年初开始着力建设顺应时代变化的信息化网络,并将此列为集团公司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根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把握重点,以销售系统信息化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新突破,在全面分析集团公司产销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销售环节和工作流程入手,自主开发了“销售一线通”、“服务备件一线通”两种网络应用软件,首开国内行业之先,甚至赶超国际水平,成为行业中一大亮点。这两条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为中国重汽良好的的市场成长势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评价为:标志着中国重汽由传统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的重大转变。
“销售一线通”合理布局,覆盖全国,彰显行业主导作用
2005年3月31日,是一个可以记入中国重汽“大事记”的日子,这一天,当月产销的第6000辆卡车下线了。6000辆,相当于中国重汽重组前两年的产销量,如此辉煌的成绩,就连许多著名的跨国商用车公司也开始对中国重汽刮目相看。
将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重汽的营销、售后服务网络的有机运行并不为过。到目前为止,中国重汽已在全国建立4S店近80家,年内将要建成100家,另外还有600多家经销单位,760多家维修服务站,庞大的网络系统合理布局,覆盖在全国各个地区,“销售一线通”的开通,又赋予了这张网更加严密、科学的组织管理。
中国重汽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真正实现订单生产的卡车生产企业,并且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混线装车,这在国际上来说也是十分先进的做法,而能够支持混线装车的强大保证就是营销网络中极为科学严密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从接到订单到计划排产,从组织生产到下线入库,从车辆发交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紧紧相扣,真正做到了对每台车都能实施有效监控,彻底弥补了管理上的许多漏洞,进一步规范了销售管理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产销环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车辆的在途时间,大大降低了营销风险,使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为领导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中国重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其网络建设、商务政策、战略方案不仅为国内同行争相效仿,还在行业中起到主导作用,成为行业领头羊,同时也已引起国际行业巨头们的注意。沃尔沃公司的副总裁济库先生曾到中国重汽参观,当看到重汽“销售一线通”的演示,了解到重汽的网络布局后,他由衷地说:“国外的4S店也无非是这个水平,沃尔沃应该向你们学习!”
“服务备件一线通”准确、及时、有效,创世界之先河
“服务备件一线通”是中国重汽网络建设中又一惊人之举,该软件不仅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它一改过去售后服务管理中应用多年的传真报修、电话报修,在全国的维修服务站实现了网上报修,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了信息的传递,缩短了用户的停车时间,促进了备件的充分利用。
“服务备件一线通”的开通可以说是与直接用户建立了一种极为便捷、通畅的互动平台。车辆下线入库,系统记录下这台车的保修卡号开始起,中国重汽的“亲人”服务就开始生效了,自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有的维修保养与备件更换将全部被系统记录在案,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网上操作,严谨周到,决不会有任何错漏出现。
中国重汽建设了30个备件中心库,实现了每省一个,缩短了备件服务的供应半径,并与600多家经销商建立联机用户,形成了以总部、中心库、服务站为主渠道的备件供应体系。改过去的采购制为预投制,既可有效杜绝管理漏洞,大量节约人力物力,每年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6000万元。
利用网络优势大作售后服务产业化文章,引领新潮流
中国重汽不断开拓新领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目前正在尝试利用中国重汽现有的网络优势,将售后服务中的配件集中管理,并将其实现售后服务产业化,这也是集团公司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措施是将过去的只负责三包服务的备件供应改为提供社会上需要的配件供应,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适合电子商务层面运作的“网上订购、电子询价、快速结算、封闭运营”的配件营销网络平台。
据了解,每辆重型卡车每年消耗配件约8000~10000元,全国重型卡车的保有量近16万台,每年的配件需求量将达十几亿元,售后服务产业化的大胆尝试不仅能够改变社会上配件假冒伪劣、价格不统一的混乱状况,还将成为中国重汽非整车业务的又一效益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