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如,男,1966年10月出生,安徽滁州人。2003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现任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科技大学MBA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马鞍山,长江之畔的富饶丰美之地,华夏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整洁大道、新阔厂区、婆娑树影、满目绿茵……在这灼灼夏日里处处张扬着活力与生机。
“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是世人赞叹马鞍山优美风光的诗句,今天用来形容这片土地上的一个新兴企业,却是恰到好处。这凸现于大江、光芒四射、风姿万千的“翠螺”便是安徽华菱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厚德载物,任重道远,定义重卡新标准”,公司宣传画册首页的标语默默道出了华菱人的使命与心声。不事张扬的华菱人背后却有着足以令人刮目的业绩:安徽省十大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重点技术企业,多次省、部科技进步奖,数个产品产销量长居全国第一……
走高端路,走自己路
讲到华菱近几年的飞速崛起,董事长刘汉如难以掩饰作为当家人的骄傲。在我国汽车企业大面积走合资之路之时,华菱十分清醒地迈开了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步子。在艰苦的起步之后,实践证明了华菱决策的正确。
生产小型建筑机械起家的华菱,时至今日已拥有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菱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湖南星马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三家控股子公司。其中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上市,是国内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多达十几个系列一百多个品种。散装水泥车、混凝土搅拌车等长期占据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
“只要我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痛下决心,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自主发展我国重卡工业的道路,避免重蹈轿车的覆辙。”刘董铿锵有力的话语道明了华菱自主创新的准则与真抓实干的勇气。坚持自主开发,掌握知识产权,就是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现在我国的轿车企业中合资的比例占90%左右。合资虽然带来一些短期好处,但负面效应也已经日益显现:中方无法消化和提高引进的技术,无法取得长远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重卡企业也大有重复轿车发展之路的趋势。而华菱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激越的声音:华菱牌重卡驾驶室、车架总成,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驾驶室获国家专利,大部分零件由国内配套。品牌权在自己手中,发展权由自己掌握,这就能够达到自主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对民族工业也是一个良好的带动。刘董透露,公司下一步发展目标是打入国际市场,替代发达国家的一些产品。目前北非、中东已经有了将近1000辆的订单,开局顺利。
“神话”背后的事
华菱神话般的迅速崛起,令人不 禁想一探其中的秘诀。谈到这一点,刘董却含蓄起来:“首先得益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政治稳定、政策支持,大环境好,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创造了发展的机遇。这一点是主要的。
“第二得益于汽车行业的大发 展。汽车行业是朝阳行业,发达国家 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中国这些年 通过引进、消化,机械工业的基础特别是零部件工业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另外,现在国家正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重型卡车、建筑专用车的需求加大,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发展空间。
“第三,企业自身这么多年的努力,打下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完成了技术、人才和资金的积累。企业 有了好的基础,才能赶上国家发展的机遇。我们企业的定位比较高,做得比较晚,就要做得比人家好。”
起步略晚的华菱极具“后发优势”,短短几年数个产品的产销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成为难以撼动的业界龙头。所谓高楼万丈非一日之功,这其中有着更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磨
难与艰辛。成功的终点相似,创业的艰苦路途却各不相同。相信踏实肯干的华菱人将用自己的辛劳为我们继续这一崛起的神话,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将来。
最大的成功是人才的成功
跟随刘董进入车间,车间明净而富有现代感。员工有条不紊地继续着手头的工作,对一把手的到来显然习以为常。
务实之路才是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企业集团董事长的刘汉如还保留着起步之初的认真与踏实。每天一趟的车间巡视是他的例课。94年就荣任厂长的他,2000年参加了MBA全国联考,靠着自己的扎实本事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进行了3年MBA课程的学习。
“我认为,上学,一方面是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人的毅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大学不光学书本知识,还学为人为学的道理,这对管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是非常有必要的。”
好学的老总培养了一支特别的华菱队伍。“以人为本”在华菱四大经营理念中高居首位。“企业最大的成功是人才的成功、文化的成功,光靠钱是走不长的。”提起员工队伍,刘董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马鞍山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容易吸引人才,但却是一个培养人吃苦耐劳精神的好地方”。而这正是企业长盛不衰的要素之一。我们的员工本身有较好的文化底蕴,通过锻炼、培养,已基本形成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相信未来的竞争会验证我们强健的生命力。”
水平是关键,实绩论英雄——对学子的鞍山
“进厂看文凭,工作看水平,岗位是舞台,实绩论英雄。”朗朗上口的话语道出了华菱的用人秤杆。
水平是关键,学风要正派。过硬的功底、认真的学风是华菱用人最为看重的两点。 对此,刘董谈到:“学校的学习对于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后续的发展却非常重要。基础教育,就应该学得扎实一些。同时要有好的学风。学风不好就会影响工作作风。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有好高骛远的倾向,包括一些研究生,眼高手低,吃不了苦。真正走到工作岗位之后就会碰壁了,但失去的时间对自己来说是相当于交了昂贵的学费。科学、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一步步去做,要靠扎实的功底。今后的用人单位更多地是重能力、轻学历。学历只不过是敲门砖,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真实的工夫一两年之后马上就会暴露出来。
“现在,在传统产业,应该说普通高校的学生做出好业绩的概率比重点大学的学生还要高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优秀是因为他们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是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不愿意到艰苦的岗位、艰苦的创业单位去,实际上对自己的成长不利。普通高校的学生没有幻想,踏实做事,最后反而能干出好的成绩。”
刘董强调从学必须要严谨、认真。大学包括研究生的教育主要应该说是培养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自学的能力。社会在发展进步中,人也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非常必要。包括他,身为董事长,仍在身体力行。
择业与创业 ——刘董眼中的毕业生之路
“时代变迁至今日,个人创业能成功的已经是少数。今后的年代可能这方面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没有人脉关系的积累、财富的积累、人才的积累,想单独去创业是很艰难的。”身为老一辈创业者的刘董对眼下的毕业生创业似乎并不乐观。他说:“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比人家想得超前一点,做得快一点、早一点,就有机会做大做强。但现在的企业重新再做、从头再起的机会不多了。我还是比较鼓励扎实学知识,然后选一个比较大的、好的单位。先进的企业。一般都有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等于从一所大学进入到另一所大学,对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人的一生都将有很大影响。”
而频繁的跳槽将是择业中的弱势。刘董特别提醒毕业生:“择业太频繁,自己的路就堵死了,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对单位来讲,流动性太强的学生是不欢迎的,履历太丰富不是好事。”
华菱之路,在自己脚下;为学之道,在我们手中。华菱人开拓了精彩绚丽的自我之路,是一个榜样,也是一种启迪。在勤学苦练下张扬自我,在踏实奋进中提升个性。把握好自己的道路,我们有责任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