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卓越的品质和生产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分不开的。早年曾担任过驻陕西重汽总军代表的副总经理朱富民对产品质量体系方面的工作有着深厚的见解和经验。
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中,陕西重汽有着悠久的五吨级以上军车生产的历史。朱富民告诉记者,军车的行驶条件非常苛刻,陕西重汽的每一辆军车都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履行着特殊的使命,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军车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异常严格,产品的制造需要经过设计、开发、评审、研制、试验等一系列严密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反复的各项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开发周期更是长达数年的时间。陕西重汽生产的第二代军车就曾历经'八年抗战'。"朱富民说,陕汽在军车研发系统中拥有不少的优势资源。这些严谨的体系和优良的资源最终体现到了军车优良品质上。
陕西重汽在民用车的研发和质量管理中,也充分利用了军车体系中的优势资源,和军车共用一个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即军工产品质量认证、3C认证和ISO9000认证。同时聘请军车研发系统中的一些专家参与民用车质量管理的指导,把军车生产的多项技术资源潜移默化地转化到民用车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上,使民用车产品的军车品质逐渐彰显出来。无形中,军品成为了民品的品牌,代表着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为提高产品品质,陕西重汽在完善和发展质量管理体系方面也进行了巨大的硬件设施投入,即将投入生产的北郊新基地已具备国际水平的冲压、焊接、油漆、装配四大全新工艺,保证了产品的符合性和一致性等质量要求。在软件方面也进行了不小的投入,计算机辅助程序在相关部门普遍采用。在人员管理方面制定了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实现了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前提条件。
诚实的质量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是沉着冷静而不是浮躁,是踏踏实实地执行而不是无用的概念炒作。在质量控制中,陕汽仔细研究用户关注的焦点,以用户为中心,弄清楚每一个质量管理细节能为用户带来什么。还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朱富民举例说,过去一些德龙F2000的用户反映其轮罩虽然美观,但却给轮胎的拆卸带来了麻烦,而且在下坡或长期使用制动的路面上行驶时,影响了制动系统和轮辋的散热。质量控制人员在得到反馈信息后,迅速进行研究,从而作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调整,取消了轮罩的设置。朱富民告诉记者,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已经做了8次的相关培训,其中包括可靠性培训,顾客满意度培训,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教育,产品设计过程、产品实现过程、用户使用过程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作为产品案例。在每周的行政例会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图文并茂,对全体的中层以上的领导进行案例教育,分析问题表现出的现象、原因,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陕西重汽把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到了用户层,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影响质量的相关结论,最后对不同用户群的用户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维护了企业的质量形象和用户的利益。
注重质量成本分析是陕西重汽颇为独特的举措,每年都在质量管理方面对预防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等进行分析,使质量综合成本合理化,通过提升预防成本和建设成本来降低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不断寻找改进质量成本的机会,注重体系的完善和正常运行。成立体系办公室就是一个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做法,从组织结构方面对企业的整个体系进行监督和控制,对零部件供应方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进行控制。
陕西重汽的质量考核是较为全面的,从符合性质量、设计性质量等方面来综合考核,基本实现了生产流水号,对产品的生产信息做了详细的记录,实现了质量的可追溯性,最终能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每月按照一整套质量考核标准对各单位进行一次质量考核,对个人的考核由各单位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来执行。朱富民告诉记者,2006年,陕西重汽质量工作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强化质量意识,打造"产品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品牌。进一步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贯彻2006年全员参与,注重过程控制,以用户为中心,科学高效运行,打造双优品牌的质量方针。陕西重汽的质量管理员工也虚心地认识到了一些检测设备和试验设备资源的缺乏,并努力使这些资源得到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