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凭借宁马、沪宁等高速公路,到南京只需30分钟,到上海只有3小时车程。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马鞍山将如何通过区域协调,融入长三角,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日前,记者采访了马鞍山市长姚玉舟。
马鞍山明确无缝对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马鞍山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导区、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城市,建成安徽东向发展的第一方阵、奋力崛起的脊梁和排头兵。姚玉舟说,马鞍山发展的思路是,抢抓国际和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加速转移、国家推进中部崛起、安徽推进沿江和毗邻苏浙地区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以大开放、大投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在全省实现“率先崛起”。
要无缝对接长三角,马鞍山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姚玉舟介绍说,马鞍山“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经济总量比“十五”末翻一番,达到650亿元,力争实现7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末翻两番。达到6000美元,力争65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不仅要进入全省最前列,而且要达到长三角城市中等发展水平行列,为全面建成“生态马鞍山”、“和谐马鞍山”奠定基础。
要无缝对接长三角,马鞍山有什么具体举措?姚玉舟说,首先,全力打造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通过加快推进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工程建设,支持马钢加速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建成全国知名的重卡专汽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新创省或国家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10个以上;
加快构建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动的优良载体。重点瞄准国内外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以长三角地区为主阵地,主攻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出口能力强的大项目,提升对内合作、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形成对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力争今年正式启动马鞍山长江大桥及两端接线高速公路建设,打通连接宁杭高速、进入上海的第二条快速通道;配合抓好长三角城际客运轨道交通马鞍山段建设和宁芜复线改造,积极推进南京轻轨延伸到马鞍山的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长三角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不断完善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健全多类型多层次的劳动力培训体系,重点培育长三角地区紧缺的产业和技术工人,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不断增强城市承载服务功能。加快打造长三角地区的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性物流集散配送中心,与长三角城市群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性特色商贸中心,力争在三~五年内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城市化水平达到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