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可以发现,载货车如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重、中、轻的市场划分,而是重、中、轻、微、挂5种的市场博弈。
重卡进入调整期
自2000年开始,重型载货车(简称重卡)成为拉动商用车猛增的主力车型。2002年,重卡销量首次超过中卡,整个载货车市场向重型和轻型两端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朗。
2004年,中国市场重卡销售370795辆,同比增长44.98%。重型车市场经过连续近5年的高度释放,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到了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燃油涨价、限载治超等因素的影响下,重卡市场出现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1-9月销售同比下降30.39%,跌入调整期。尽管如此,重卡市场依然显出自己的特点:市场集中度依旧较高,1-9月销售排名前6位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达92.28%;重卡市场异军突起,安徽华菱、江淮格尔发、湖北三环等厂家来势迅猛,给趋缓的重卡市场再施重压;重卡经过实用型、舒适型的改进提升后,进入豪华型阶段,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技术、低耗油、大吨位、大功率、适于专业化运输的高端重卡将成为市场的发展主流。
中卡后市看涨
1997年以后,中卡市场一直处于窄幅波动状态,市场总量在15万辆上下徘徊。
2004年,中卡销售175644辆,同比增长28.79%;2005年1-8月,中卡整车和底盘销售合计137639辆,同比增长25.86%。虽不能因此断言中卡市场开始雄起,但可以说中卡市场的"卡口"正被开启,尤其是中卡市场打破了垄断,竞争性增强。中卡行业是中国汽车行业具备独立自主开发能力的领域,"十五"期间,中卡市场并没像其它车型一样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而是呈现散化效应,市场份额被逐步瓜分,生产企业由1999年的12家增加到2005年的18家,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有许多有实力的农用车企业涉足中卡和轻卡市场。中卡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竞争格局,西部市场和特定的区域市场依然是中卡企业竞争的焦点,改装车、专用车和特种车将在中卡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这些中卡市场的独有特性,显示出中卡后市有望看涨。
轻卡不可轻视
2005年1-9月,轻卡销售559778辆,同比增长6.73%;轻卡底盘销售77749辆,同比增长55.33%,不仅销售增幅高于重卡、中卡,而且销售绝对量分别占货车和货车底盘销量的64.69%和33.14%,轻卡在载货车市场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其基数仍然在载货车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因为,载货车向重型化和轻型化两极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轻卡市场的扩张;轻卡车体小,运输灵活,在大量的短途零散货物运输中有明显优势;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和污染问题,大中城市对中、重卡车的限制增加,推动对高端轻卡的需求;乡镇公路的建设促进轻卡的提高,尤其国家对农用车强制报废及对排放达标的要求,使低端轻卡的市场潜力有望释放。轻卡市场将出现多元化需求,高、中、低档产品需求比例将发生区域性变化,推动轻卡产品结构的调整。
微卡并不微弱
2004年,全国销售微卡171451辆,同比增幅24.96%,其销量及增幅几乎与中卡相当。2005年1-9月,微卡销售160440辆,同比增幅13.68%;微卡底盘销售7545辆,同比增长113.26%,在货车及底盘的销售中增幅均为最高。很显然,微型货车并不微弱,而是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较低的价位和运输的灵活性,更具有替代农用车的市场优势。从发展趋势看,微型货车有可能成为继轻卡之后的又一个可以为载货车放量的市场。
“半挂”尚需“牵挂”
半挂牵引车是指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2005年1-9月,全国半挂牵引车销售41569辆,同比下降46.04%。其中25吨以下的车型销售4021辆,同比下降89.23%;25-40吨的销售28859辆,同比下降6.36%,40吨以上的销售8689辆,同比下降2.04%。尽管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市场挫折,但半挂牵引车仍有其特定的市场空间,随着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物流业的发展,将向专业化、大吨位发展。
载货车作为生产资料,与国家GDP增长的相关性很强,目前中国载货车保有量为1000万辆,按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再过10年,载货车的保有量比现在至少有2倍的增加。他预测,从总的趋势看,与经济增长相吻合,中国载货车有望继续增长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