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起,今年已经是中央连续第3年发布“一号文件”,表明国家领导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给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农机行业大有可为。
时风集团是一个消费对象主要在农村的企业。文件提到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国家财政和金融机构都要向“三农”提供支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实行“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这些措施无疑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同时也将给我们农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文件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具备低成本优势与机械制造优势的时风无疑更有竞争力,比如我们的环保型发动机产品就是全国领先的。
文件中明确提到的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对于正向大马力拖拉机和收割机领域进军的时风更是个利好消息。
时风集团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相继介入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单缸发动机和拖拉机行业,在没要国家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时风集团将继续遵循国家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时风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时风已累计投入15亿元,引进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改造提升农用汽车产业;时风产品2004年采用德国燃油喷射技术,自主开发了环保单缸发动机,排放指标达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欧Ⅱ标准,为行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农用车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上下功夫,在加快产业升级上下功夫。
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买得起也用得起的产品是时风的一贯作风。2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用车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国广大农村最具生命力的运输机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时风集团时明确指示“不能把农用车做成汽车”。当听到农用汽车增值税由17%调整为13%后,企业增利1亿元,用户减少支出1.5亿元时,总书记微笑着说:“这很好,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有利于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有利于调动农民购车积极性”。吴邦国委员长视察时风时也指出:“农用车就是汽车产品,是符合农民需要的汽车产品”。农用车以实用、廉价为基本特征,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规律,满足了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作为农民少投入、多产出、发家致富的有效载体,时风主导产品农用汽车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其实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时风也很好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以工带农、以工促农”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在时风3万名员工中,引进的农业人口达到2.7万人。单就工资收入来说,时风这些员工每人的年收入为1.2万元,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不仅如此,时风还带动了全国各地300余个协作单位的发展,提供了近10万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使数十万人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