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重大项目的初步确定,“十一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付于武。
先进内燃机技术是关键
付于武说,节约燃油、保护环境已经是大势所趋,像欧洲已经准备实施欧Ⅴ和欧Ⅵ,这为新能源汽车与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他认为,一段时期内,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还是有其发展潜力的。他说:“可能会有这么一种趋势———柴油机的技术会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会增加。柴油化是我们相当长时期内的重点技术路线,这需要先进的内燃机技术和石化部门燃油技术的配合。”付于武表示,在2020年之前,以节能为目的的先进内燃机技术仍是最为关键的技术,配装先进内燃机的传统汽车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付于武主张能源的多元化、区域化发展。他说,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倡导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除了汽油、柴油,也应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乙醇、二甲醚等。但是,天然气、液化气、醇醚类、生物柴油,谁都不能说哪个更重要,只要节油、环保就好。付于武同时认为,应根据国情、区域特点,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有所侧重地推广不同的能源。像德国森林资源丰富,德国人就用木屑、野生生物,经过蒸馏,提炼出生物柴油。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四川天然气非常丰富,就可以在四川推广天然气汽车。大庆的液化石油气非常丰富,就可以多发展液化石油气汽车。
各类新能源汽车都将有大发展
付于武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动力和乙醇等替代燃料汽车都会有很大的发展。他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十五”基础上,重点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替代燃料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建立整车评价平台,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节能环保汽车的产业化。
付于武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十一五’期间,我们可以用更快的步伐跟上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付于武也承认,从成本还有产业化方面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比如,电动车电池成本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付于武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认识到混合动力技术的重要性,“前年我到德国,德国有关官员说没有必要搞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搞燃料电池汽车。去年我到欧洲去,欧洲的政府官员则说混合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各大公司也做了非常充分的技术准备和很好的产业化实践。”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支持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快速发展,亟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企业做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要更好地结合,行业组织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搭建更多的平台,消费者应更加理性、科学地消费。”付于武说。
付于武表示,政府的支持、引导,在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政府应颁布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更清洁、更环保、更节能的汽车,光提倡消费者的自觉性是不行的。其次,政府要有投资。“在开发、推广新技术时,只要这种技术对国家、社会长远的、和谐的发展有利,国家就应该补贴一部分成本,不能完全由企业和消费者来埋单。”他说,此外,企业和相关组织也要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我要政府给一定的补贴”。补贴多少是另一个问题,但政府补贴的概念应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