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经营对韩出口生意的崔相连代表说,中国产品在韩国很多是低质低价,中国企业在寻求对韩出口订单时也是以低价取胜,并且企业间互相压价,利润率非常低。这样最终会导致价格争不过东南亚,质量不如韩国本地,最终丢掉韩国市场。他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打破这种怪圈,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利润水平。
来自绥芬河的王洪泰代表表示,现在对俄、对韩经贸最大的瓶颈就是运能不足。他说,现在绥芬河货运到日本韩国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经哈尔滨到大连或营口出港,第二条经由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或纳霍德卡东方港出港,第二条比第一条通道少走1700海里,节省15天时间。现在大部分出口企业还是走第一条通道,建议加强路海联运。
崔相连代表还说,对外经贸出口加工,最缺的就是技术好的工人,国外消费者普遍对产品的品质工艺要求高,而我们的产品经常不符合对方要求,政府应该扶植相关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以适应出口加工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