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综合新闻 | 行业研究 | 企业研究 | 数据参考 | 注册经销 | 精品卡车 | 二手卡车 | 用户之声 | 配套产业 | 环卫车辆 | 建筑车辆 |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 专汽研究 | 专汽链接 | 政策法规 | 公路物流 | 超限运输 | 卡车制造 | 配套企业 | 物流场站 | 卡车论坛 | 会展报道 |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外资渗透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与狼共舞”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范丽敏

  “长城汽车80%的零部件,尤其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底盘等,都是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和控股公司生产的。”近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专卖店的沈立斌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像长城、上海一汽大众、红旗等汽车制造厂家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研发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但从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所占比例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有媒体报道,目前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外资所占份额已超过60%,特别是在轿车零部件市场上,超过了80%,而在高端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股的企业已高达90%。这些数字显示,跨国公司在中国零部件行业的投资已经渗透到汽车零部件的所有生产和流通领域。

  “本土制造”发展迅速

  在长城展台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城GW4G15汽油机、长城GW2.8TC柴油机、嘉誉MPV的后纵梁加强板等吸引了众多观众。与长城公司把零部件和整车一起展览不同的是,吉利公司专门将填补相关领域空白的“三大发明”——CVVT-JL4G18发动机、(四速)自动变速器和(第六代)EPS单独放在约500平方米的展位上集中展示。吉利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CVVT-JL4G18发动机已搭配在吉利首款商务级家轿车上,成为该产品的一大卖点。此外,该发动机还是我国首款方程式赛车——亚洲方程式赛车的“心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炳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重汽技术中心主任刘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近年来零部件供应商进步非常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产品研发能力大大加强,二是产品稳定性有了很大提升;三是很多零部件企业能够根据市场波动调整生产与供货计划。另外,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特别是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刺激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繁荣。

  外资抢滩 引发市场变革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零部件产业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38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值达85亿美元;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05亿人民币,与上年相比增加34.35%。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6年中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不含发动机整机)价值共计210.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1%。《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显示,2010年,我国零部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万亿人民币,其中OEM配套产值6300亿元,售后维修市场1700亿元,出口4000亿元。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底前,一些跨国公司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换言之,将有350亿美元,相当于26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订单要流进中国企业腰包。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这一诱人的市场,外资企业纷纷涌入。近年来,世界最大的9家汽车跨国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都已进入中国创办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公司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让中国薄弱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捉襟见肘,让原本瘦小的市场份额再度缩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些企业黯然离去,一些企业则变得更为坚强。在这场技术实力的碰撞中,中国企业尝到了竞争带来的酸与甜。

  与狼共舞 合作共赢

  “中国企业必须占有40%的市场份额才能维护正常的企业运转,40%是本土企业生存的最低底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家在谈到中国企业的运营状况时讲到。这位专家透露,在一些地区或小行业,这一底线已不复存在。以重庆为例,外资在重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75%,在乘用车零部件市场上则超过85%,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已高达95%以上。外资企业在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将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逼上了市场的边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我国零部件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竞争实力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结构的变化,研发能力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营销缺乏有效手段,制造能力薄弱,在成本控制能力上缺乏优势等,从而制约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黄钦曾撰文写道,中国汽配商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并以游兵散勇居多,产业集中度极低,而外资以绝对优势占据高端产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汽配商若能抓住机遇,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产业整合,同时在高端市场加大自主研发能力(从中国汽车业的前车之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以合资的方式很难获得技术),与外资抗衡,便可在乱世中称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资金的支持,而对于投资方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投资机遇,两者的合作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责任编辑:Bor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