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重汽发动机配套工作会议2月4日至5日在济南召开。这是中国重汽首次举行发动机配套工作会议。130多家中国重汽供应商代表出席了会议。10个配套单位荣获“2006年优秀供应商”称号,12配套个单位荣获“2006年优秀合作伙伴”称号。
2006年中国重汽成功实现发动机的切换,中国重汽动力事业由起步进入了全面高速发展阶段。全年共生产重型汽车发动机60765台,满足了集团公司对发动机的需求,为做强做大中国重汽动力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的目标是产销重型汽车发动机10万台。在确保中国重汽需求的基础山上,实现外销。
王浩涛首先致欢迎词。他代表中国重汽热烈欢迎出席会议的供应商代表,对广大供应商与中国重汽紧密合作,取得了年产6万台发动机的成绩表示祝贺,对供应商一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中国重汽与广大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是中国重汽的发动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在会上讲话。他介绍了国内重卡市场的形势、中国重汽的发展情况和今年的目标。他说,中国重汽2007年的目标是产销重型汽车8万辆,完成这一目标,将为中国重汽实现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元月份,中国重汽的订单已超过一万辆,实现产销6500多辆,创造了小月生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蔡东详细阐述了中国重汽发展发动机事业的目标要求、介绍了当前的工作进程。他强调指出,供应商对中国重汽成功实现发动机切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中国重汽的目标是生产更高品质的重型汽车发动机。中国重汽希望继续得到广大供应商的大力支持。希望供应商按照新的要求,建立稳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共同面向未来,在提升中国重汽发动机品质上迈出新的步伐。
2006年,中国重汽集团公司顺利完成了动力事业部的组建工作,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了强劲的合力。在各供应商的坚定支持下,全年共生产发动机60765台,满足了集团公司对发动机的需求,为做强做大中国重汽动力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磨合,动力事业部在生产计划、内部互供资源协调、质量管理、采购供应、集团外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顺畅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生产能力达到月产9000台。中国重汽发动机的总体水平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同时,动力事业部通过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保证了供应体系的稳定,较好地处理了供需双方的关系,与供应商建立了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重汽动力事业部将2007年定为主动求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转折之年。在确保产销10万台发动机的同时,稳定提高发动机实物质量,最终实现保修期内无维修的质量目标,进一步提升中国重汽发动机的竞争实力。在配套体系建设中,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同担、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质量最好、技术最先进、价格最优、交货期最短、服务最好”的标准,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支持、培养、筛选,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努力打造一支战略供应商队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