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汽-大众公司工人王洪军凭借其发明的“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与众多科学家一起,登上中国科学技术殿堂的最高领奖台,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获奖证书,他是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一线工人。
王洪军是一汽-大众公司焊装车间的一名车身调整工,作为“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的创造者,他被人们称为“生产线上的千手观音”。车身调整工作是轿车生产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生产线上可能造成的冲撞和损伤,会使车身表面存在坑包、变形,严重的会造成车身报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按照国外的判断标准,每年报废的车身有三四百台,每台价值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这些车身只能每台以千余元的价格当废铁卖掉。
王洪军看着不忍,他向公司提出,有些车身是可以修复的。没想到这一条建议等于挑战了外国专家的判断标准。脾气倔强的外国专家不干了,说他“不本分、不好好工作”。
公司拿了一台报废车身让他试修,更没想到他这第一台还真没修好。望着二次报废的车身,王洪军心里的压力很大。
但他没有后退,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对报废的车身进行研究,最后发现很多车身并不是无法修复,而是没有合适的工具。于是他利用工余时间,开始琢磨制造专用工具。第一件工具是焊接防变形工具,他用这件“兵器”修好了一台报废车,不太相信这事的专家把车身重新割开,证明完全合格。
王洪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研究不同车身、不同部位,如何用不同的工具修复,他先后制造了40多种、2000多件专用工具。至此,生产线上基本没有被判报废的车身了。这位小伙子告诉记者,去年他所在生产线除了三台车身因骨架严重变形报废之外,其余全部起死回生。
起初批评他的那名外国专家在回国前,专门找到王洪军道歉:“我批评错了,中国人很聪明,你很优秀!”
据了解,以王洪军的名字命名的《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至今共为企业修复报废车上千辆,节约资金2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