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现代物流业扬帆前行 2006年,是九江物流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年全市货运总量完成3306万吨,同比增长28.5%;货运周转量完成73.1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3%;集装箱总量完成8.69万标箱,同比增长47.6%,其中港口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38万标箱,同比增长59.8%;十大市场成交额和十大商场销售额分别达67.25亿元、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4%。
九江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水、陆、空交通网络健全。境内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多处可建深水良港;九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全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水运可直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京九、武九、合九三条铁路线汇集于此;已形成3700多公里的公路网,拥有昌九、九景等高速公路;庐山机场顺利复航。
为把这些区位与交通叠加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九江市进一步深化现代物流认识,跳出九江,立足区域,以九江港口为圆心,以赣鄂湘皖毗邻地区为辐射面,强化区域转港贸易和现代大宗物流,着力把九江打造成区域性转港贸易物流中心。
基于九江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规模小的实际情况,2006年,九江市以物流节点建设为主抓手,咬住物流项目不放松,全市一批重大物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经过改造后的九江国际水运中心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万标箱,目前正在着手对接上海洋山港;华东装饰物流广场已投入2.5亿元,进行一期改造和二、三期建设,目前新展厅已全部完工并开始营业;成功引进上海宝矿国际运输公司并购214码头,宝矿集团将投资3.2亿元,对码头进行全面改造,重点建设20万吨液体化工码头、30万吨杂件码头、2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100万吨散货码头,目前,码头铁路专用线改造已完成,并在库区内新开工建设了一条铁路专用线,新增岸线、码头正在报建中;湖口金砂湾国际集装箱码头去年6月底在香港正式签约,目前正在编写集装箱码头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初期形成30万标箱/年的通过能力,最终达到60万标箱/年通过能力;公路物流货运中心、中邮物流九江仓储集散中心、烟草配送中心、中港印储配煤中心等项目建设也在快速推进。
九江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物流业。瑞昌市整合码头港口资源,先后建成油品、硫矿、石灰石、水泥、白云石等专用码头;九江县计划建成钢材、生产资料、煤炭三大专业物流市场;永修根据本地星火化工园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实际需要,投资3000万元,组建了江西木马物流公司,专门为化工园企业提供化学品物流服务。
在培育物流企业、壮大物流力量的同时,九江市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立足区域,强化区域转港功能。去年,九江市组织人员对周边6市10县经济发展状况及物流情况进行了调研,与毗邻的10县市正式签订了赣鄂湘皖区域现代物流发展合作协议,建立区域物流合作机制,着力提高物流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九江市主动出击,强化服务,使得内陆企业纷纷将中转基地转向九江。重庆长安汽车散件由铁路运输改为水路至九江港中转,四川泸州企业生产的玻璃球由原来铁路直发九江巨石集团,现改为集装箱从港口中转。江西省三大钢厂与九江港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南昌钢铁厂每年进口的100多万吨矿石,以前由宁波、上海、厦门等港口通过火车直发钢厂,现改为中转至九江港;新余钢铁厂、萍乡钢铁厂的钢铁,由铁路直发上海港外销,现改为经九江港中转至上海港。
九江现代物流业,正踏着浩浩江水,扬帆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