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王强 王乐
|
伴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人才的激烈竞争,已经缓缓拉开序幕。
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在汽车产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产业的直接从业人员人数,在2010年将达到356.87万人,2015年突破5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3亿辆,年产量1500万辆,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同时汽车产业直接从业
人员在2020年将可能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左右。
记者在近日对沪上部分高校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在上海,设有汽车相关专业的高校有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几所高校。但这些高校的学科设置并未完全覆盖汽车设计、研发,汽车营销、物流,汽车维修,汽车金融等汽车产业链上的各重要领域,而多以工程设计等为其主要人才培养特色。
据悉,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汽车营销类人才正日益“吃香”。但目前的汽车营销人才为半路出家或者转行从业的较多,汽车专业背景出身、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熟悉营销管理的人才相对很少。而且在几大设有汽车相关专业的高校中,也仅有少数一到两所高校开设有汽车物流、汽车营销等专业。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李理光教授告诉记者:“美国及欧洲、日本的汽车企业有一套成熟的培训机制,非汽车专业的人才都有机会进入大型汽车企业,即使你学的是理学、文学乃至哲学,经过严格的培训同样能成为企业中重要的工作人员。而中国的情形则大不相同,企业对于人才更看重专业背景,希望你一进入企业就能实际操作。在培训领域,我们和国外的公司相比,显得尤其薄弱。这无疑对我们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李理光教授介绍,为适应汽车行业的多方面人才需求,目前,同济大学本科的车辆工程专业,设有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设计、汽车电子、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汽车营销及汽车物流六个方向,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同时培养具有良好工程背景的营销与物流的汽车人才。
“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呈现这样几个趋势,”李理光教授说:“汽车设计、汽车研发人才将会更‘紧俏’。目前在技术层面,国内汽车业界对于国外企业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尤其在汽车核心技术,如发动机制造方面,我们还尚未达到完全自主开发设计和制造的程度。在经过了起步阶段进入成熟期后,我国汽车行业势必需要大量从事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其次,汽车营销领域以及售后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线性增长,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归根到底,高校的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