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让武汉市民天天“吃”灰的那些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的污染问题给治下来!昨晚,武汉七城区城管、交管、环保等部门联动,出动400多人的庞大执法队伍,同时在该市七个中心城区展开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渣土污染集中整治行动。
上月底,武汉市公布的2006年环境公报显示,武汉每平方公里日均落灰量高达407公斤。扬尘污染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大烦恼。武汉市长李宪生随即在批示:请城建委、城管局、环保局、交管局联手治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记者随同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渣土运输多数不守规矩。当晚,执法人员共检查了三镇34处正在施工的工地,查处3辆无证运土车;6个建设工地因渣土车冲洗槽设备不完善、工地进出口道路没硬化被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处建设工地被责令停运土方。
武汉市城管局昨晚表示,本次集中整治时间初定20天。目前,城管、城建、交管、环保等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长效管理措施,“一定不会也不能让江城成为‘灰城’”。
随行采访发现,运土车真不守规矩
镜头一:带着泥巴的车轮,强行上路
昨晚9:40,执法人员经过中北路东来顺酒店旁时,遇到一辆牌号为鄂AM3516的满载渣土车,车上只有一半盖板,执法人员当即扣了其行车证。
晚9:55,在中北路原手表厂工地,10辆渣土车正准备出门。这些车辆只经过了简单冲洗,有的车轮上还残留有泥巴。工地道路虽已经过硬化,但由于降尘措施不到位,工地上扬尘仍较大。
晚10:55,在中北路“世纪彩城”三期工地,两辆挖掘机正在施工,5辆车正在等着装渣土,现场为运土车进行冲洗的冲洗槽却是干的。现场工人连忙解释,冲洗槽正准备换水,马上就冲洗。
晚11点10分,执法人员在徐东大街东湖中学对面的华电小路设卡,几分钟内,10多辆运土的大卡车经过,大部分因超载被罚。
镜头二:车辆还没开出工地,渣土已开始往下掉
晚时许,汉口江岸区“江花综合大楼”工地陆续开出了十余台运送渣土的卡车,有近9成的车辆因渣土堆积过高,两侧的墙板无法合拢,有的车辆还没有开出工地,车上的渣土已开始往外掉。
位于永清街的“汉口新天地”工地,也存在渣土“超载”问题。尽管几名城管队员在门口守着,但从工地驶出的运送渣土的车辆仍因为装得过多,不时往下“掉渣”。
“江花综合大楼”工地上,保洁工人不停地用铁锹铲起落在地面上的土块。城管执法队员下到基坑内,强制要求挖掘机将每辆车的土少装些,情况方有好转。
镜头三:受不了灰尘,施工现场保安戴口罩上班
晚上9:10,记者在街道口附近的武汉理工大学下穿通道工程现场看到,工地出口处有四五名工人正在清扫路面,微风渐起,工地内灰尘随风飘扬。不远处有一标准的冲洗槽,但一头被沙包堵住,显然并未使用。
现场,渣土车不时呼啸而过,驶出工地大门时,只见绝大多数车辆的顶部泥土堆得又多又高,好像要一次“吃个饱”,两侧的盖子根本无法密闭,车辆尾部的泥土随时有漏撒的可能。
在执法人员干预下,现场管理人员才通知现场挖土的施工方注意装载量,十几分钟后,离开的渣土车才不再那么“撑”了。
据了解,目前洪山辖区有土方拖运的仅有2家工地,其中武汉理工大学下穿通道工程运土量很大。正在门口值班的保安段师傅戴着个口罩,他说,灰尘这么多,不戴口罩受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