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为河南着力谋划的一篇大文章。
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河南省工业结构升级“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无疑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
作为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的老工业基地,洛阳在这个大布局中将发挥何种作用、获得哪些机遇,一时成为焦点。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洛阳硅”迎来机遇
《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要达到25%,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基于这个目标,我省将进一步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三大产业链,而这些产业正是洛阳拥有的“强项”。
洛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省里将重点支持洛阳尚德太阳能电池、洛阳中硅万吨多晶硅项目,鼓励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夯实精深加工基础。同时加强原料招商,吸引下游产业入驻,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另外,还将高起点发展液晶、等离子电视、手机用玻璃基板等上游产品,扩大导电玻璃等深加工产品规模,形成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液晶显示屏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在发展高成长性行业方面,洛阳还将在完成燃料乙醇原料替代,实现生物柴油优质原料规模化种植,发展信息、航空、冶金、国防工业急需的钛、镁、钼功能材料、高档耐火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等领域有所作为。
据了解,下一步河南省将以现有优势产业和园区为基础,重点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市形成各具特色、规模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使之逐步发展为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同时,支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扩大规模,开展二次创业,完善孵化和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在全国的位次。
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工业基地:“洛阳铝”责无旁贷
河南已成为中国的铝工业大省。
《规划》的出台,加快了河南省向世界级铝工业基地迈进的步伐。
“十一五”期间,河南将以做大做强煤、电、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产业整合,集约化发展氧化铝,进一步提高电解铝生产集中度,大力发展铝的精深加工,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氧化铝、电解铝集约化生产为基础,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为支撑,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
为优化氧化铝资源配置,河南省将推动中铝公司与新安电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开曼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加快布局内项目建设,形成豫西氧化铝生产基地。同时,重点支持伊川电力集团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热冷轧项目,依托骨干企业,全面提高优质铝合金在电解铝中的比重,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轧及连续铸轧等技术,形成6条20万吨以上热轧及连续铸轧生产线,满足发展精深加工对原料品质的需要。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除此之外,河南省里还将结合支持洛铜集团1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板带项目,重点发展精密铜管、电子铜板带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钨钼化工和深加工产品,大力开发镁合金型材、镁合金汽车零件、镁合金电子产品等。”
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国一拖”重任在肩
河南工业一直在圆一个“汽车梦”。
除了宇通客车,除了郑州日产,“十一五”期间,河南将加快以一拖集团为主的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建设。具体包括:积极推进一拖与国内外重卡企业的合资合作,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和市场销售体系,实现重型载货车的规模化生产。同时,深化与奔马、彪马公司的合作,提高轻中型载货车的生产规模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还将加快专用车制造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半挂车、自卸车、冷藏车、厢式运输车、工程用车、市政用车、医疗用车等专用车产品,壮大一批优势企业。
“大阳”、“洛嘉”是“洛阳制造”的“代表作”之一。《规划》已明确提出:加快摩托车制造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排量在200毫升以上的中高档摩托车,积极发展适应山区和农村环境、载重量大、价位低、实用性强的摩托车产品,形成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品结构,推进洛阳、新乡等摩托车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壮大装备制造业:“洛阳制造”厚积薄发
半个世纪以来,中信重机、一拖、洛阳LYC公司生产的重大装备源源不断地装备着国内外重大工程。
如何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加快装备制造业向信息化、成套化、集聚化的产业格局转变,发展高效可靠、节能环保、替代进口的产品,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全面提升装备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刚刚出台的《规划》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绘出了蓝图。
“十一五”,为壮大装备制造业,河南将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四大优势行业。具体又细分为:
以大型矿山机械为主的专用装备制造业。着力提升中信重机等骨干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高本地配套水平,在煤炭综采、特大型水泥主机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以大中型农机为主的农业机械制造业。支持一拖重点发展12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扩大大型多功能联合收割机械和旋耕作业等新型配套机具的生产规模,积极开发智能化土壤整理、节水型灌溉和农产品深加工成套设备。加快大功率、节油、环保型柴油机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以工程和起重机械为主的通用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方面,加快推进市场空间较大的挖掘机、旋挖钻机、高端装载机、大吨位叉车等产品的产业化步伐,高起点发展盾构机和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设备。
另外,还将鼓励中信重机加大低温余热发电设备的研发力度,尽快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鼓励洛阳LYC公司大力发展轿车轴承、高速铁路轴承和大型、特种、精密轴承,提高高附加值和高端轴承的市场占有率。
“省里将总投资502亿元,重点支持中信重机大型矿用磨机等360个项目。力争到2010年,使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以上,在全国同行业的位次提升2—3位。”展望未来,中信重机公司负责人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