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速公路成都入口15公里处,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左前胎发生爆裂,整个车身侧翻在公路边。满车货物倾泻而出,皮革、纸板等物散落了数十米。司机介绍说,当时他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一辆小车突然从后边超车,眼见相撞时,他使劲左打方向盘,结果感觉整个车的重心都移到了左边,然后左前胎就发生了爆裂。
面对这样的事故,人们很容易想到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轮胎爆裂;却往往忽视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致轮胎爆裂?显然,是没有进行装载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行业尤其是运输业的收入显著上升。汽车、铁路、船舶亦或是航空运输,都能够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伴随着运输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发生严重事故的风险。这些严重事故带来的后果是对受害者致命的伤害、死亡案件以及承运方由于损毁货物对顾客进行赔偿所导致的巨额费用。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2006年9月李盛霖部长和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及城市发展部部长沃尔夫冈·蒂芬斯先生于在北京会晤时,就双方如何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善两国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探讨。
作为此次会谈的积极成果,首届中德交通装载安全研讨会于200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装载安全成为两国相关部委、物流协会以及大学和重要企业专家研讨的重要话题。
什么是装载安全?
所谓装载安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安全运载工具及起重吊索具分会主席乌多·德莱奇说,车辆在行驶中的每个环节,比如起步、刹车、转弯、上下坡,都会使运载的货物在惯性作用下产生移动,从而导致货物丢失或损坏,严重时还会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装载时,要根据物理学的知识,对货物进行正确的摆放、合理的捆扎,使各方面受力均匀。
图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安全运载工具及起重吊索具分会主席乌多·德莱奇
在讲解装载安全的重要性。
据德国大使馆公使、经济商务处主任姚维汉介绍,在德国,装载安全问题早在上世纪初就已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家关于装载安全的各项标准已非常完备,各种专业捆绑带相继面世、不同货物所需捆绑带的数量及捆绑方法等,都有了专门规定。美国吊装带和运输用捆绑带标准委员会(WSTDA)运输用捆绑带分会主席卡尔—梅茵茨也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发生了一系列由于装载安全措施不到位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装载安全问题开始引起重视。1993年7月美国国会开始制订运载安全的适用性和强制性联邦法律规定。2002年,北美货物运载安全标准出台,更是详尽规定了原木、加工木材、金属卷板、纸卷、混凝土管道、集装箱、轿车、巨石等不同货物的装载安全要求。
我国装载安全情况怎样?
开车不系安全带会被扣分罚款,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而货物在运输中没有系好相应的“安全带”,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一点目前在我国却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德国物流研究员、北京帝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房殿军博士认为,我国目前对于装载安全的管理,是整个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各种装载安全的知识还不够普及,国家装载安全标准还有待完善,同时,装载安全的技术与产品也需要系列化。
会上,乌多·德莱奇和美国吊装带和卡尔—梅茵茨都对中国的装载安全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在中国现阶段,首先,应该通过普及安全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装载安全的重要性;其次,科研单位、有关部委应与企业合作,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安全标准得到组织和实施;最后,还要通过严格的监管,使装载安全最终得以贯彻执行。
每天,数以百万的车辆装载着数千万吨的货物在道路上行驶。“驾驶员转弯不减速,车辆侧翻人员受伤”、“某某道路发生卡车严重侧翻事故”、“钢管从货车侧滑,砸坏路旁停放奔驰”,为了避免类似的新闻屡次发生,专家们呼吁,应尽快制定国家装载安全标准,充分重视装载安全,为货物系好“安全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