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CHINATRUCK.ORG V2.0 现在时间是:
 
综合新闻 | 行业研究 | 企业研究 | 数据参考 | 注册经销 | 精品卡车 | 二手卡车 | 用户之声 | 配套产业 | 环卫车辆 | 建筑车辆 | 消防车辆
专用汽车 | 专汽研究 | 专汽链接 | 政策法规 | 公路物流 | 超限运输 | 卡车制造 | 配套企业 | 物流场站 | 卡车论坛 | 会展报道 | 合作反馈
  当前页:综合新闻...每日速递...

德尔福多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方案


中国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德尔福在全球范围拥有强大的工程应用能力,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德尔福已推出创新、具竞争力的双燃料和三燃料(压缩天然气,乙醇和汽油)技术。

  与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一样,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汽油等相关问题的困扰。不断上涨的燃油价格,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和对减少石油进口量的愿望使得制造商们不断努力地去改进燃油的经济性,同时开发新的可替代燃料技术。举例来说,中国可以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其开发成汽油的替代品。同时由于中国拥有巨大的煤炭储备,由煤炭生产出来的甲醇又是另一种燃料选择。中国制造商还可规划和开发应用乙醇兼容的发动机于生物燃料的使用已逐步形成的市场。

  德尔福已经具有双燃料系统能力

  德尔福公司已经准备就绪,帮助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发能兼容压缩天然气(CNG)的汽油发动机。德尔福的可兼容压缩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已经面世,该系统于2003年就已在欧洲批量生产。德尔福亚太区动力总成系统工程总监Rob Rosiek表示:“德尔福的可兼容压缩天然气燃料技术为制造商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利用国内市场的优越条件,迅速有效地将一种可行的替代燃料功能加入到他们的汽车项目中去。 我们正在为中国客户着手进行一些项目,对我们压缩天然气双燃料系统的需求预期会不断增长。”

  德尔福为中国设计的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已经为兼容压缩天然气双燃料做好了准备。利用德尔福的方案,压缩天然气系统可以轻松地加到现有的汽油系统中去。由此开发出的双燃料系统使得驾驶者能在同一辆车上或使用汽油或使用压缩天然气。即便是在行车途中,驾驶者只需按一下按钮便可将汽油燃料切换到压缩天然气燃料。在压缩天然气将用尽时,系统会自动转换到汽油燃料。无论选择使用哪种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均能得到保证。

  该系统仅采用单个发动机控制模块(ECM),而不会因为使用汽油和压缩天然气双燃料而分别需要各自的控制单元,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节省了成本。德尔福的发动机控制模块拥有独立的汽油及压缩天然气燃料供给和点火控制,并具有压缩天然气算法,可满足欧IV排放及欧洲车载故障诊断(EOBD)要求。

  除此之外,德尔福将其双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与成熟的乙醇兼容的弹性燃料系统(Flex-Fuel System)相结合来实现三燃料技术能力。

  德尔福不仅在双燃料管理系统方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还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全套系统和“交钥匙”项目。此外,德尔福的灵活方式使其能够更容易有效地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

  德尔福在乙醇系统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德尔福在其它地区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双燃料技术的悠久历史同样值得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信赖。举例来说,在巴西,乙醇是由甘蔗制造出来的,而甘蔗是该国最盛产的作物并且到今天都广为使用。德尔福自从1991年就开始向该地区提供与乙醇兼容的燃料系统。而在美国,乙醇由玉米产出,并与15%的汽油混合来生产E85,德尔福已经为逾200万辆汽车提供与乙醇兼容的产品。

  使用德尔福的乙醇兼容系统,汽车可以使用任何混合比的乙醇汽油,亦可以使用100%的纯乙醇。在该系统中,发动机控制系统能检测乙醇混合比,并调整燃料和点火控制来提供最优越的性能。喷射系统和燃油泵可提供更高的流量和更强的抗腐蚀性,而这两个特点对于乙醇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扩展至与压缩天然气兼容,德尔福的设计依然只需使用单个发动机控制单元。

  当把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燃料使用时,制造商们就必须战胜新的挑战。用于甲醇双燃料系统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和与乙醇兼容的系统非常相似,但是因为甲醇比乙醇腐蚀性更强,因此必须对燃料系统做出进一步的改变。

  “如果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希望使汽车具有那些功能,”德尔福动力总成系统亚太区销售总监Bob Wilson说道,“德尔福在替代燃料方面的经验将成为他们的宝贵资产。而且我们正在使用我们在乙醇方面的经验来规划将来甲醇在中国的使用。”

  德尔福丰富的经验与其资源相结合

  不论是哪种替代燃料,德尔福都能用合适的技术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提供支持。德尔福已准备就绪满足中国客户国内和出口替代燃料汽车项目的要求。除此之外,德尔福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德尔福还拥有全球性的生产设施和资源网络,其中包括一个位于上海的科技研发中心,从而能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责任编辑:hunter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