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品牌战略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一个企业没有品牌战略,就缺乏竞争能力,没有市场准入资格;一个国家没有名牌产品,没有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就无法形成国家经济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面对商外大举进入和国内同行业低水平竞争两方面的压力,挑战严峻的市场竞争,更应该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树立起品牌竞争力,这是未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必由之路。
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以生产解放、红旗等汽车闻名的一汽集团位列排行榜第385位。这是一汽集团第三次入围世界500强,2007年的排名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85位。这对提高中国汽车企业品牌知名度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品牌 中国卡车的短板
目前,我国卡车产销量已居世界前列,品牌数量更是全球第一。但是与庞大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卡车品牌的价值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即使是解放、东风这样的著名品牌,其知名度也基本限于国内。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解放、东风还是其他中国卡车,品牌影响力都是弱项。品牌,是中国卡车走向世界尚需加强的短板。
从销售总量来看,我国主流卡车企业已进入世界前10名行列。但从商用车整体而言,仅有这一项指标,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企业真正具有了世界级商用车企业的实力。销量第一不代表品牌第一、品质第一。与世界知名卡车巨头奔驰、沃尔沃相比,我国卡车品牌还没有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汽车研究事业部研究员张铁军认为,纵观国际领先重卡企业,真正能在市场上长期制胜的只有品牌,真正能同时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永恒价值的只有品牌。中国企业要想最终赢得市场,竞争手段必须向品牌竞争这一最高竞争方式转变。
赛迪顾问企业战略咨询中心咨询师秦晔告诉记者,汽车营销分为三个层次,即产品竞争、经销网络竞争和品牌文化竞争。产品竞争是营销的初级层次,品牌文化竞争才是汽车营销的高级层次。她认为,目前,中国卡车市场基本处在产品竞争层次。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频繁进行的价格战就是一个典型特征。但一些优势卡车企业已经开始向经销网络竞争层次发展,近几年蓬勃兴起,与国际接轨,集汽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卡车品牌专卖店的建设,也是一个典型特征。品牌竞争已经成为一些先进卡车企业扩大市场的武器。
卡车业品牌建设已经开始
一些有远见的中国卡车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品牌建设工作。
中国重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打造百年重汽为目标,大力实施品牌建设。2004年,中国重汽启动“SINOTRUK”(中国卡车)品牌建设计划。当年在香港注册,去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在出口产品上停止使用原外国品牌商标,转而使用“SINOTRUK”商标。同时,该公司又注册了“亲人服务品牌”用于售后服务建设。在中国重汽产品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的支持下,“SINOTRUK”品牌和“亲人服务”品牌正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一汽集团借助2006年中国卡车诞生50周年之机,推出“解放是开创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第一品牌”的品牌宣传语。
陕汽集团去年7月推出了以“驰骋五洲、德赢天下、品质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品牌宣言”,成为我国第一个发布品牌宣言的重卡企业。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宣布,该企业计划用10~20年时间,将陕汽这个自主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重卡品牌。
种种事实表明,中国卡车企业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创知名品牌 卡车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国内一些卡车企业的品牌在卡车市场博弈中不断增值,在近几年内完成了品牌积累。但是有品牌营销专家指出,一些企业产品在出口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下,其名称、视觉符号还没有实现“国际化”。这影响了卡车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营造进程。
市场营销咨询师贾昌荣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国际化的过程中,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汽车品牌的竞争。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按照北美和欧洲汽车工业发展的标准,企业是否拥有强大的产品和企业品牌,是衡量其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品牌竞争将会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因此,汽车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思想、营销策略全面融入到品牌战略中去。”秦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