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重汽

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诞生;2001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外国第一辆重型汽车诞生50周年、中国重汽改革发展10周年,在此刻辉煌相逢。
   蓦然回首,岁月如歌。从以王子系为代表的第一代民族重卡精英,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搭建起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骨架,到以马纯济为代表的新一代重卡领袖,以振兴民族制造业为己任,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继往开来,开创了十年的持续辉煌。他们怀着一腔开疆拓土的热情,引领我国重卡工业大步迈向国际先进水平。50年的历史沉积,沉淀下累累硕果;10年的高歌猛进,点亮的不仅仅是那段抹不去的激情岁月,还有明天会更好的灿烂前景。
   2010年,将成为中国重汽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重汽人将踏上新征程,实现新发展。

 

展望“十二五”宏伟蓝图

“十二五”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史,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实现最佳效益;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产业新格局,创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把中国重汽做优、做强、做大,努力争取进入世界500强。
  “十二五”发展具体目标是:努力打造百万辆级企业,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重卡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以重卡产业为主导,中、轻、客、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全系列商用车企业,努力推动房地产和金融业务实现突破性发展,把中国重汽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

12月8日,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诞生50周年暨中国重汽改革重组10周年成就展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厦隆重举行。【详细

伟大的关怀,巨大的动力,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殷切的希望,激励着中国重汽不断克服困难,创新发展,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使命,所以,我们有了共同的方向。
  在振兴民族重卡的旗帜下,凝聚起一支打不垮的钢铁队伍。数万重汽儿女胸怀“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为企业的发展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五十年风雨,十年苍苍,经历过的人,不寻常的事,回眸历史,精彩难忘。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一个已有二十年汽车维修、汽车零部件制造历史的小厂,开始了自己的汽车梦想。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济汽决定生产重型汽车并从国家汽车局争得了上重型汽车的项目。但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国家没有任何投资,济汽职工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和造国产车的志气,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40天时间绘出了几百张草图,靠简陋的设备和手工生产出了几千个零件。前后经过4个半月的拼搏奋战,于1960年4月15日,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 【详细

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起始之时,万物待兴。那个时侯,我国的商用车是缺重少轻。当时国内载重八吨以上的重型车只有济汽的黄河、陕汽的延安和川汽的红岩。国家为发展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解决当时汽车工业缺重的矛盾,引进重卡技术被国家列入了“六五”计划。随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了考察团,对国外重卡企业全面考察,引进技术。在这期间,重型汽车项目的成套技术引进和合资经营项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在批示轿车项目合资问题时特别强调说: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这个可谓开天辟地的批示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确是无比巨大,并一直绵延至今。【详细

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随着时代的变迁,上世纪末陷入破产边缘:资产总额93.63亿元,负债129.67亿元,累计亏损83亿元,欠发职工工资4.42亿元。2000年7月26日,时任总理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74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重汽的问题,原则同意将重汽主体部分下放山东管理,并调任济南市副市长马纯济担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兼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企业进行改革重组。当年12月27日,以朱镕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四位总理、副总理同意,正式批准《关于重汽集团下放山东部分分立重组破产方案的编制》,为中国重汽的新生创造了政治、经济条件。【详细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转变企业的增长模式,开辟新的市场,推动企业发展。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坚持自主创新“法宝”,依托加快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突围”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抢占新能源汽车和再制造发动机的新领域先机,走出了一条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自主创新,使中国重汽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更使企业跨上了新台阶,实现连续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如是说。【详细

在重汽,6条最先进的汽车总装线,平均每1分多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
  在重汽,章丘发动机生产基地从开工建设到批量生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
  在重汽,年产5万辆重型汽车的济南商用车公司从施工到完成搬迁仅用了一年。
  ……
  改革重组10年,中国重汽已形成日产近千台整车,年产20万台发动机、50万根车桥的生产能力,10年来已累计向社会提供重型汽车60万台,企业整体研发实力和工艺装备、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并逐步接轨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汽速度”。【详细

8月23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与成都王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成都市设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9月8日,中国重汽与福建永安汽车公司签约,将在福建三明市设立商用车公司项目。将形成年产中、重型及轻型卡车8万~10万辆的生产能力。
  9月11日,中国重汽将收购上海汇众公司的部分资产,完成收购后本部分资产将投入到中国重汽所属的济宁商用车公司。
  以上几例,仅是2010年下半年中国重汽资本运作中的几笔。中国重汽资本运作不乏精彩的大手笔。【详细

中国重汽虽然是拥有产能3万辆、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的重卡企业。但市场份额几乎很少。带着沉重脚镣跳舞的中国重汽已经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一年只有四五千辆车的直销形式所创造的业绩却显得差强人意。难题摆在了中国重汽的面前--究竟是“先造车后卖车”还是“先卖车后造车”?究竟是冲破瓶颈,大胆创新在重卡行业的“重”字上下功夫走出一条“特”字的营销之路,还是墨守成规,整日怀揣着“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固步自封?让“中国重汽”的车轮子跑遍全世界,让营销模式走到市场的前沿阵线,让车轮子围着市场的需求转……中国重汽用智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详细

中国重汽新闻

在线交流

校验码:
您的姓名:
*
您的单位: *
您的职务:
电 话: *
传 真: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E_mail: *
请您简短留言
*

中国重汽专题

当市场需求低迷时,中国重汽集团也要顶住压力,保持有所增长。

中国重汽7月15日宣布将与德国曼公司在技术和资本层面长期战略合作。

中国重汽刘伟表示中国重汽AMT能提供最大的动力输出来满足动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