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防冻液,大家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冰点和沸点,灰分这一指标经常被大家所忽略!防冻液中的灰分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参数,它主要反映了防冻液中无机添加剂(主要是金属盐类)的含量。
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GB 29743.1-2022将稀释液灰分技术指标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相比于旧国标中对于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稀释液的灰分要求,新国标将所有类型冷却液的灰分指标统一限定为不超过2.5%,对冷却液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灰分是怎么产生的?
灰分是防冻液在高温燃烧氧化后所剩下的不可燃的无机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主要来源于防冻液配方中添加的用于防腐蚀、缓冲pH值、防止气穴腐蚀等的无机盐类添加剂,例如: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硝酸盐、钼酸盐、亚硝酸盐及某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等。灰分含量越高,意味着防冻液在使用过程中或高温下可能产生的固体沉积物(水垢、沉淀)的风险就越大。
灰分是故障的 “预警信号”
沉积与堵塞:高灰分防冻液在长期使用或经历高温循环后,其中的无机盐可能析出、分解或与其他成分反应,在冷却系统的狭窄通道(如散热器水管、暖风水箱、节温器周围、水泵密封处)形成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会:
降低散热效率: 覆盖在金属表面,阻碍热量传递。
堵塞水道: 严重时导致冷却液流量不足,发动机过热。
影响水泵: 磨损水泵叶轮或密封。
干扰防腐:过量的沉积物可能覆盖在需要防腐剂保护的金属表面(如铝制缸盖、散热器),妨碍防腐剂形成有效的保护膜,反而加剧局部腐蚀(如点蚀)。
江苏艾德露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致力于为发动机提供稳定、高效的冷却液产品,产品严格按照防冻液最新国标GB29743.1-2022要求生产并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合格,主要指标灰分、氯含量、硫酸盐含量要求更严格,采用聚酯级(纯度99.9%以上)乙二醇、去离子水为基础原料,有效防止水垢生成,提高冷却系统运行效率。具备优秀的防腐防锈功能,可延长水箱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